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三)(4)

北京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三)(4)

摘要:日本帝国主义对华发动的侵略战争是一场政治战和军事战,也是一场经济战。日本帝国主义发动战争的目的之一是攫取经济利益。侵华日军在北京采用公开或隐蔽的手段使北京人民遭受了巨大财产损失,自然资源、社会财富、公私财产被有组织、有计划地大量掠夺,其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可以法币(亦称为国币,下同)百亿元计算。

2.烧毁房屋、强占民宅

  (1)在城区的强占
  日军占领北京后,在城区强占原有政府机关驻扎日伪军政机关,同时占用许多公房和民房建设兵工厂、仓库、医院等。
  1937年8月8日,日军在东城占领了铁狮子1号平津卫戍司令部房产188间、东四北大街中国陆军部房产170间作为军用。将北大红楼作为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并强占多处宅院作为其将官私邸、部队招待所和士兵宿舍。在北新桥王大人胡同迤北至北新开路、往东至观音寺一带居民密集区强拆民房,建设以生产枪支为主的“北支工厂”;在北门仓建兵工厂和军火库;在东直门内大街72号建日军(甲)1810部队仓库。
  除一般平民的住房外,国民政府一些著名人士,如阎锡山在北京内三区的房产90多间,刘汝明在海运仓、南小街、黄化门大街等地的11处房屋400余间也被强占,战后统计总计损失40000万元。抗战名将张自忠在府右街的房产被日军侵占,损失法币20815590元。宋哲元在铁狮子4号的房产也被日军霸占[8]。
  (2)在郊区的破坏与强占
  日本侵略军在京郊大量征用中国劳工,修建兵工厂、飞机场、军火库、碉堡、炮楼、仓库、壕沟等军事设施。在抗日根据地及游击区则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烧毁、拆毁无辜百姓住房,为了巩固殖民统治,对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血腥报复。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量增兵丰台,在占有原英国老兵营的基础上,强行占用老百姓的土地和房屋,不断扩建兵营,修建仓库。1941年6月4日,南郊警察分局与松崎特务机关长在有关征地的往来信函说,日军在七间房、前泥洼、后泥洼、七里庄等村,一次就征占土地983亩,被占地户164处,在这些地方驻扎的日军是“有贺部队”和“辻部队”[9]。据战后国民政府的调查资料显示,从1939年7月起,1940年3月、7月,1941年4月、8月,日军共占领前泥洼、后泥洼、李庄子、七里庄、七间房、侯庄、高庄、石榴庄、道沟村、地藏庵、石马坟等十几个村庄至少288户人家的土地、房屋、坟茔、棚子,这些生产和生活资料被日军低价收买,当地百姓失去生活所靠,流离失所[10]。
  为了切断抗日根据地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日军大搞“集家并村”。如将怀柔地区八道河以南、柏崖厂以西,西起庄户、东到石片等村,方圆约100多平方公里的地带变为“无人区”。对大榛峪、西栅子、长园、石片等山地村庄反复“扫荡”达17次,对下辛庄、北宅、东庄、辛庄、东坟、岐庄及围里村一带“扫荡”更达22次。据调查统计,从1937年至1941年,宛平185个村庄有142个被日军烧毁。沿河城村半月内被烧3次,柏峪村民房竟被烧19次。1942年7月,黄安坨村的民房屡次被烧,20天内被日军袭击7次。1944年秋,平谷上苇甸村被烧13次。
  1939年至1942年,侵华日军仅在门头沟地区即修建150余处据点和岗楼。为封锁丰滦密抗日根据地,日军修建了从昌平桃峪口到潮河辛庄宽11米,深5米,长90公里的所谓“惠民壕”,5000名青壮年被无偿征用,累计出工30多万个,被占土地1485亩。在平谷地区共挖3条壕沟:一条由上宅到峪口,长30公里;一条由大华山到胡店,长10公里;一条由稻地到掘山头,延伸到蓟县附近。壕沟宽10米,深6.5米,占地600亩。
  烧毁房屋是日军的一种残酷的毁灭手段,“集家并村”更是剥夺了百姓基本的生存条件。很多百姓被迫在山洞、石洞中过着与世隔绝的凄惨生活。遇到日、伪军搜山,难逃被杀的厄运。
责任编辑:覃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