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要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努力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党中央、习主席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们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实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深化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治责任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富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长期以来,军地各级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还存在思想观念跟不上、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工作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要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支撑。当前,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复杂多变,我国周边特别是海上方向安全面临的现实威胁呈上升趋势,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福建处于东海、南海、台海“三海”交汇点,处于军事斗争准备主要战略方向最前沿,福建地区军事斗争准备如何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大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挥军地平台、技术、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强新型海防建设提供坚强后盾,为维护主要战略方向安全提供有力支撑,为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提供可靠保证。
实现强军兴军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科学技术的长足进步,军民技术通用性的比例越来越高,民用信息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的根基深深植入经济社会,军队建设所涉及和需求的资源与国家的整个战略资源息息相关。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科学统筹使用国家战略资源,不断提高部队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能力,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
推进地区发展的有力举措。福建既是改革开放先行区,也是军事斗争准备第一线,具有拥政爱民、拥军优属光荣传统,军民融合发展诸多方面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成果共享,既有利于激活经济建设对国防建设的强大支撑作用,也有利于发挥国防建设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拉动作用,通过开展军民共建与和谐创建活动,助推福建地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地方生产力与部队战斗力同步跃升。
二、突出重点,科学构建地区性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
习主席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军民融合发展,总的是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从福建实际出发,当前应重点深入推进七个融合。
力量体系融合。着眼完成战时作战和平时应急任务,统筹建设现役部队、民兵预备役和地方应急力量,突出抓好信息网络安全、海上民兵新型力量和国防动员专业队伍建设,推进国防动员、军队指挥和政府应急管理“三个机制”有效衔接,构建精干管用的力量体系,提高军地联合行动能力。推动解决军民融合发展中跨部门、跨领域、跨军地的重大问题。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