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办方致辞
提供更多平台促三地协同发展
今年4月份前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规划即将出台,这对京津冀三地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天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而北京的定位是国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因此,北京和天津正好形成了功能优势互补。两个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环保领域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东丽区作为天津市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具有经济增长极和高端产业高地。近几年东丽区在引进科研院所、科技企业和高端制造业方面已经卓有成效,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宜居城市等方面有了很多积累,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创造了良好条件。
新京报在两会期间推出了“东丽之邀”的报道,对东丽区的人才引进、金融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解读,成为两会期间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话题。
此次举办“科技融合、服务创新 京津冀新型产城融合研讨会”,意在通过学者、专家、企业家、政府的直接沟通,通过市场的方式实现优质资源的配置,从而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打造更多机会。
新京报一直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2年以来举办了很多的论坛活动,在小城镇建设、产业转移、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和企业家机遇方面做了有利探索。接下来将持续打造京津冀经济论坛,为促进三地在医疗、教育、文化、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协同发展,提供更多的交流平台。
东丽区已落地200余北京项目
东丽区作为天津“双城双港”拓展的中心区,是京津科技新干线的重要节点。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坚持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全力推进经济和城市两个转型。
经过两年的努力,东丽区已经落地各类北京项目,其中包括200多个科技类、投资类项目,投资额近500亿元。特别是去年引进了中科院的自动化、电工所、广电院、微电子所四个院所。在东丽,他们已经在进行创新的产品和技术、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同时,东丽跟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并联合中国北车等央企建立制造基地。国家电网客服中心也在东丽生根开花结果。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天津审查中心在东丽正式运营。京津协同发展正在成为东丽发展的强大动力。目前,东丽区的城市化进程已过半,四座新市镇初具规模,2000万平方米的科技项目载体也正在等待企业落户。
区域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新京报作为高度覆盖北京市场的主流媒体,是中国报业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在国内的经济界、政治界、文化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本次东丽区和新京报开展战略合作,对我们进一步把握协同发展战略机遇、引进首都优质资源、推动区域产城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衷心希望新京报更多地发挥媒体优势,更多地为东丽区的发展造势,共同为两地的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也希望各位企业家到东丽考察。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