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路径

全面从严治党的文化路径

2015年两会召开之际,“收入分配”和“从严治党”在老百姓眼中的改革关键词网络调查中高居前两位,这数据背后是人民热切的期待和沉甸甸的对我们党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不负人民希望,不辱历史使命,铁腕反腐,荡涤四风,赢来八方人民的点赞,令世界都为之瞩目。全面从严治党要形成“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就要深入探索并充分运用多角度全方位的文化路径,逐步营造空气清新的反腐文化氛围,努力从文化层面构建起从严治党的“新常态”。

一、全面从严治党要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我们党的正确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了为世界震惊的伟大成就。但与此同时,国内与国际形势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思潮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新的社会环境和历史特征给我们党的思想建设尤其是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究其原因,其一,上个世纪末苏东剧变在客观上消解了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信心和渴望;其二,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并未停滞不前而是获得了新发展,这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论断受到人们质疑;其三,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和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以及意识形态得以飞速扩散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形成挑战、冲击和动摇;其四,伴随我们党队伍结构的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以及与此共生的多元化党员利益诉求,必然会影响理想信念对于党员的凝心聚力。因此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

首先,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辉煌历程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推进进程,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创新成果。理论的构建需要规范缜密的学术语言,但理论为群众掌握的社会化进程却需要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话语来表达。发轫于“五四”运动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中国得以繁荣发展,都得益于我们党勇于并善于采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形象生动的大众化语言,把内涵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转换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口号和标语,并加以自觉实践。历史车轮每前进一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就会跟进一步。在国内和国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必将秉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使自身不断打上时代特色的烙印,具有简洁而活泼的大众风格。

其次,不断拓展学习载体。向书本学,在实践中学,向群众学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这些传统学习方法在以往的理想信念教育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要坚持和发展我党的学习方法,例如继续坚持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积极进行角度多样,形式不拘一格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持续发挥并提升高等院校、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和发展省、市、县、乡镇、村五级理论学习管理机制,持续提升理论学习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站在全球的战略高度和总揽全局的角度拓宽视界,精心构建平台,努力拓展学习载体,积极营造浓郁的理想信念教育环境。例如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电子期刊,建起党员专属的QQ群,充分利用微博微信,为党员提供多角度立体的教育服务,逐步摆脱传统学习方法的种种限制,使理想信念教育更快捷更高效。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