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们心中最高贵的朋友。读书,可以开阔人的眼界,从中得到快乐。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我们的先辈花费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年研究出来的知识,让人一看书就能知道。读书还能让人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学到新的本领……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总结了读书“三上法”。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善于利用零星时间,做到时时可读书,处处能读书,使读书成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刻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严寒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我现在读书是早上早起读一阵,中午稍作休息读一阵,晚上睡觉之前读一阵,工作之余上网浏览读一阵,周六周日多读一阵,有感想感受赶紧写下来,做到天天坚持,持之以恒,觉得受益非浅,乐在其中。
从书本中,我们知道了海洋之阔,空间之大,时间之远。高尔基在谈到他的人生经历时,对青年们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呛死。”
对读书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培根有一段很好的论述:“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书之于我,是良师,是挚友,是精神食粮,它是我迷茫时的指明灯,是我孤独时的陪伴者,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句话,送给所有爱读书的人:少年读书如训兽,青年读书如交友,中年读书如避暑,老年读书如进补。我爱书,爱得痴,爱得真,爱得长,与书结缘是我实现人生梦想的基础,坚持读书是我做好工作的桥梁,书籍与我,相逢有缘。
生活富足了,社会并不因为文明的发达而趋于完美,甚至时时衍生一群丑恶的世相和众生。面对金钱,面对权力,面对腐败,面对黑暗,一篇篇笔伐佳辞让我痛快淋漓。“初生牛犊不畏虎”的我,果真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从书中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慰藉,找到了力量。他带给我思考,使我不再迷信和盲从,开始对人生有了自己的看法。这都是做其他任何事情所不能得到的,真的很感谢我读过的这些书。
回顾27年的工作经历,我深深地体会到,“与书结缘,爱岗敬业,人生就会有享不完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勤学多读多思考,所学的专业不对口不要紧,失意也不要紧,摆正心态,把职业当作兴趣,通过努力读书和学习,从外行变内行,就能体会到“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真谛了。只要爱岗敬业,勤学习,多读书,不懂的赶快学,不精的赶快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就一定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就,就一定能够实现人生梦想。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