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孝廉文化” 培育核心价值观

弘扬“孝廉文化” 培育核心价值观

摘要:“孝廉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百善孝为首,养德孝当先。孝是最朴素的生命意识,一个有孝德的人必然是感恩明理的人。敬长而善从,做事有节度,就不会为贪念所困。

4月25日至26日,周口市人民会堂举办为期两天的廉洁文化、孝道文化进家庭公益论坛。这次活动以“孝”“廉”为抓手,以家庭为阵地,以亲情大义为助力,深入探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课题,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既给人诸多思考,也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孝廉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百善孝为首,养德孝当先。孝是最朴素的生命意识,一个有孝德的人必然是感恩明理的人。敬长而善从,做事有节度,就不会为贪念所困。

我国汉代把“孝廉”作为选拔官员的一项科目,没有“孝廉”品德者不能为官。社会上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风尚,起到化移风俗的教育作用。

家庭是培育“孝廉文化”的重要阵地。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人品人格的影响往往比学校和社会教育更深远。梁朝时中书令徐勉,一生身居高位,他严于律己,行事公正而谨慎,节俭不贪,不营置家产。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子孙如有德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才,即使我留下财产也没用。”徐勉经常教导子女要重品行操守,他的子女后来都成为远近闻名的贤士。

即使离开了父母,良好的家教依然会给人的一生带来重要的影响。北宋宰相寇准为庆贺自己的生日,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当他忆起母亲的教导:“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不觉泪如泉涌,于是立即撤去寿筵。此后他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有名的贤相。

亲情大义是“孝廉文化”的强大推动力。兄弟姐妹、夫妻儿女之间,都应当互相监督、互相教育。清顺治年间,侯抒愫任潍县知县前,其哥哥侯抒恽就劝戒说:“我们家世代清白,你如果贪一文钱回来,我就不认你这个弟弟了。”侯抒愫明白哥哥的良苦用心,坚守清正廉洁的操守。一次,大商人郭某遭了官司,有十多个官员为其说情,侯抒愫都闭门不见。晋时孟宗在外做渔官时,因妻子爱吃鱼,他便把腌鱼寄给身在故乡的妻子。其妻却将鱼如数退回,并附言说:“你做渔官,却把腌鱼寄给我,别人如何看呢?”为此,她三年不吃鱼,孟宗从此也恪守清廉。

细微见真情,大义重千钧。无论面对凡常时候的柴米油盐还是紧要关头的大是大非,来自家庭的态度和立场,都会或浅或深地影响一个人的道德走向。

自律是“孝廉文化”的根本保证。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国相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说:“我已经把它给玉石加工的匠人看了,玉匠认为它是珍宝,所以才敢献给你。” 子罕说:“我把不贪财作为珍宝,你把玉作为珍宝;如果给我,我们都会丧失珍宝,还不如各人持有自己的珍宝。”自律才能自重,自重才能自省,才能养成廉洁正直的品格。

“孝廉文化”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远的意义。每个社会成员理解它爱护它,严格自律从我做起,崇廉尚洁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必将生根、开花、结果。

“孝廉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百善孝为首,养德孝当先。孝是最朴素的生命意识,一个有孝德的人必然是感恩明理的人。敬长而善从,做事有节度,就不会为贪念所困。

责任编辑:艾磊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