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明与当代中国(2)

儒家文明与当代中国(2)

全球视野中的儒家文明

与世界其他文明传统相比,儒家文明有哪些特征呢?中国如何在今天担当起儒家文明的世界性意义呢?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杜维明先生认为,儒家文明没有强烈的宗教色彩,但是它有强烈的精神性,它对各种宗教都是宽容的。举一个简单例子,一个基督徒如果接受了或者认同了儒家一些基本的人文价值,仁义礼智信,他可以变成一个更好的基督徒。和而不同是儒家文明的重要理念,儒家文明不但能够跟所有世界性精神文明传统和谐相处,而且与现代性的很多价值理念也是可以兼容的。在杜先生看来,儒家跟基督教来对抗,这是完全不通的,儒家跟西方的现代性对抗也是完全不通的。杜维明强调,我们走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单线的现代化,我们现在走的是全球化,而全球化绝对是多元的,甚至我们可以提出多元现代性的观念。

山东大学副校长陈炎教授认为,价值系统确实是儒家文明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儒家文明有不同于西方价值的独特魅力,在西方人看来,一个不信宗教的人简直就是行尸走肉,但是我们儒家虽然不信上帝,却能把我们的一生与民族历史甚至天地融在一起,这是我们的追求。为什么在黄河流域出现了儒家文明?在陈炎教授看来,儒家文明与世界其他精神文明都不一样,它是非宗教的,我们要找到它的生成机理。陈炎认为,亚洲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动力与儒家文明价值系统有着怎样的一种内在关联,这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课题。在陈炎看来,我们经常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中国特色在哪里,如果从文化方面来说这个特色就是儒家文明传统,中国怎么实现我们的民主政治,怎么实现我们的法治社会,这些问题都是迫切的现实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离不开儒家文明的基础。

清华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唐文明教授认为,“儒家文明”一词能够提摄儒家文化方方面面的精气神。他说,对儒家的研究要站在一个文明的高度。过去我们讲古今,讲中西,都可能会遗漏一些问题,但是以比较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应该说视野是最宏观的。唐文明认为,研究儒家文明,我们既需要有地缘政治意识,同时也要有文化政治意识。他指出,每一种文明一定会有一个核心国家。中国作为儒家文明核心的国家,自然要有儒家文明核心国家的担当。比如我们讲到周边,讲到中国叙事,那我们能不能有儒家文明视野下的东亚叙事呢?

儒家文明与大众精神生活

儒学是实践的学问,是生活的学问。离了大众生活,儒学就失去了生命力。清华大学中国礼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教授认为,今天儒家的东西,不是说弄一套高头讲章,而是怎么样生活化,怎么样到老百姓的家庭里面去,否则就没有用。马克思说哲学家都是解释世界,而重要的是怎么改变世界。我们百年以来很纠结,跟着西欧走?还是跟着东欧走?现在它就回过来了,要植根于本位文化,要回到这里面来解决问题。我们今天怎么把儒家文化生活化呢?去年我拿了一个国家课题,叫“《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研究”。前面就是把礼的核心元素找出来,它为什么要这么设计,这些核心元素怎么融入当下社会礼仪生活?宋儒当时面临佛教的压力,对儒学作了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使儒学重新融入大众生活,这方面宋儒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教授认为,儒家文明在今天的传承与发展要实现四种转化。第一,由普通的道德伦理向信仰转化。第二,由区域资源价值向全球资源价值转化。儒学面向的不仅仅是中国人,或者不仅仅是华人,而是对着所有人类而言的,仁者人也,仁义原则是人类应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第三,由小众向大众化的转向,所谓小众领域就是精英知识分子领域的话语。把儒学由小众文化向大众文化进行转化,化成大众文化的公共话语,这是当代小众知识分子,尤其精英知识分子所面对的时代使命。第四,由理论的言说向实践、向生活层面的转化。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停留在理论言说方面,而实践只是老百姓的事情,这是不对的。精英知识分子和大众之间的这个鸿沟需要打破。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赵法生研究员认为,儒家文明这个概念更接近儒家文化的本质精神,即儒学是一个生活形态,这个生活形态背后有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我们讲仁义礼智信当然很重要,四维八德很重要,但是他们还是德目,在德目后面,有关于儒家文明更深刻的一套信仰在里面。敬天、法祖、重生,这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近代以来,一个文明当它受到怀疑或者否定的时候,首先怀疑的就是信仰。赵法生认为,儒家文明的复兴或者转化首先要从精神上去找,从信仰上去找。但是敬天法祖重生在今天肯定跟现代社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且要有仪式,传统是有一套仪式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