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管理的思想演进与哲学思考

人本管理的思想演进与哲学思考

时代发展到今天,人们对管理要求发出了共同声音与呼吁,即实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在企业界以及各种类型组织的内部,都按照自己对人本管理的理解,积极地推行着“人本管理”,但是对于到底何为“人本”,如何在管理中贯穿“人本”思想,人们缺乏统一的哲学认识,导致人本管理成了一顶无所不包的大帽子,最后使得管理者自己对“人本管理”的认识也越来越模糊了。本文拟从管理发展史与管理哲学的角度探悉人本管理的产生发展,以及在组织的实施中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管理思路,辨析人本管理的实质所在,并对“人本”思想的管理目的、管理方法、管理环境做进一步哲学的思考。

一 人本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对任何问题作哲学层面上的探究,都需要首先了解它的发展史。人本管理作为当今普遍认可的管理思想,也是在人类社会的管理实践与管理理论不断完善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按照管理学的发展历史,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形成,已经走过了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与管理科学学派三个阶段,通过对这三阶段中关于人的认识的不断演进,我们可以找到人本管理思想的由来,以及区别于传统管理的发展特征。

(一)西方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的演进

无庸置疑,人是管理的重要客体,任何管理理论都存在一个前提基础,即对人的认识,不同的认识会形成截然不同的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科学管理理论对人的认识。20世纪初期,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研究的重点在操作规程、工作定额、工作标准化等方面,对人的关注很少。他们提出了 “经济人”假设的思想,即人都是趋利的,只要给予他们经济上的好处,他们就会按照科学的、标准化的方法工作。如果把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看作是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他们认为人就是机器上的“零件”,为了让机器运行正常,提倡应该给予适当的“润滑”,而经济利益就好比是润滑剂,基于此泰勒也提出了应该对工人制定具有激励性的工资制度等措施。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思想曾一度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效率与经济水平的显著提高,经济人的假设在泰勒时代的管理界也广为盛行,但是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出现,使得管理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对 “经济人”的假设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经济水平改善了,但劳动生产率却出现下降的趋势,工人不能被当作不会说话的零件看待,他们是有思想、会感受的,他们不需要对管理者这种冷漠认识报以积极的态度,因此作为经济利益的润滑剂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行为科学理论对人的认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行为科学理论重点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他们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认为人的社会需要(包括情感的满足、良好的人际关系、家庭的和睦等)趋于主要地位,为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应该关注人的社会需要,营造社会需要得以满足的氛围。“社会人”的假设不再把人当作机器与零件来看待,它强调人的感觉与感情的重要性,但是与泰勒思想相同的是它仍然把人看作是提高劳动效率、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行为科学理论提出的很多理论措施虽然也闪烁着“人性”的光芒,但是终究只是体现为管理手段的创新。并且“社会人”的假设,仅仅只强调人的社会需求的重要性,这对于“人性”的理解也是不全面的。

管理科学学派的局限。二战以后,出现了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的管理科学学派(包括数理学派、系统学派、决策学派等),他们强调在管理过程中采用线性规划、概率论、经济模型等管理技术来推进了管理手段与管理方法的现代化,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确化、科学化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

管理科学学派者曾经认为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的大量应用,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再精确再先进的管理方法都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富有创造力的充分发挥,才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在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人的素质的提高也唤醒了人们对自我各层次需要的强烈意识,因此管理科学学派过分强调方法而忽视人的作用的思想,也越来越突出它的局限性。

(二)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阶段——人本管理

人本管理的产生背景。在理论界,随着管理思想的不断扬弃与演进,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在管理的实践界,当代的社会环境自管理理论诞生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最宝贵的资源与竞争的武器,作为知识的载体“人”不仅是管理的客体,更是管理的主体,主体的管理目标除了与组织目标相匹配外,也需要突出主体自身需要的满足与发展,因此“以人为本”在现时代成了大家普遍接受的管理真谛。

人本管理的理论升华。人本管理理论思想的产生是基于前期管理理论的升华与延展,这主要体现在对经济人假设的否定,但接受其经济激励的思想;对行为科学理论重点研究人性的思路借鉴,并丰富了对人性的理解,将人的发展与完善不仅当作管理的方法手段,更上升为管理的终极目的;对管理科学学派,吸收了其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系统思想,但强化了 “人”作为管理主体的地位。

人本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特征。所谓人本管理,不同于“见物不见人”或把人作为工具、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而是在深刻认识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实现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本管理区别于传统管理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依靠人。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曾经热衷于片面追求产值、利润和生产效率,却忽视了创造财富和生产效率的人,也忽视了作为产品服务对象的人。在人们不断地生产经营实践中,特别是知识经济的现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决定一个企业、一个社会发展能力的,并不在于机器设备,而在于人们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因此在组织的经营中必须树立依靠人的理念,通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创造组织的辉煌业绩。

(2)开发人的潜能。生命有限,智慧无穷,人们通常都潜藏着大量的才智和能力。管理的任务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释放其潜藏的能量,激励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和创造力投身于工作生涯之中。

(3)尊重人格。每一个人无论其职位高低或财富差距都有其独立的人格,“以人为本”要做到对每一个人的尊重与肯定,维护人的尊严。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尊重每一名员工,更要尊重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用户。因为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们被消费者所接受、所承认,所以应当尽一切努力,使消费者满意并感到自己是真正的上帝。

(4)塑造人。每一个组织都应把培育人、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作为经常性的任务。尤其是在急剧变化的现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组织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提高员工素质,也就是提高组织的生命力。

(5)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