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兼并重组的逻辑和路径

央企兼并重组的逻辑和路径

(原题:专家:央企大规模重组不会马上出现 须考虑其地位)

大规模重组不会马上出现 须从央企地位与使命来考虑

4月27日,媒体发出关于“中央企业将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数量或减至40家”的报道。受此消息影响,当天A股“中国”概念股集体涨停,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电建等,股市骤然升到4500点。国务院国资委当日傍晚发布声明称,经查,该消息未向国资委进行过采访或核实。

由此来看,因为现时没有计划,也没有“40家”的说法,意味着重组的高潮以及减至40家现在是没有可能的。然而,这并没有否认央企重组这个事情,更没有否定央企兼并重组的方向。

确实,国务院国资委成立12年来,央企兼并重组的传言从没有如此多过。在南北车合并后,关于央企强强联合的传言甚嚣尘上,惹得有关的各大央企赶紧发布澄清公告否认传闻。央企重组的背景是真的,动因是真的,只是有些媒体曝料的信息常常是不准确的。央企重组虽然有动因,但应该理性分析,不能抱有过早、过高的希望。央企合并重组将以分类为基础,目前分类方案还没有出台,大规模的重组可能不会马上出现。

历史地看,大企业宜合宜分,都与全球经济形势、产业演进阶段、国家政经战略、企业竞争对手变化、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央企之间的兼并重组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其中牵扯很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缺少国家层面的推动,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当然,央企合并有内部和外部的力量推动,要讲国家意志,更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企业自愿原则。

央企是“国家队”,央企的兼并重组必须从其地位与使命来考虑,综合来看,要从是否有利于以下六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国力增强,二是国际竞争,三是国际安全,四是国家活力,五是国家稳定,六是国资增值。

是否有利于国力增强。在一些关键性行业,中国企业的产业集中度偏低,而中国要占据产业链高端位置,则需要具有相当实力的大企业来获得研发和销售优势。从此轮央企合并重组的特点看,无论是南北车的合并重组,还是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的合并重组,都是具有战略性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这样的强强合并,有助于减少中国企业之间的内耗,避免恶性竞争,带动中国整体工业化水平的提升,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水平和品牌效应。

是否有利于国际竞争。在中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背景下,央企应通过强强联合重组,增强国际竞争力。世界经济再平衡的过程,也是重新构筑国际分工格局的过程。从目前情况来看,本轮央企合并重组的瞄准对象并非那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而是对具有战略重要性行业中的巨头央企同类之间进行强强联合。反之,暂时不会排到日程上去的。因此,“一带一路”上的交通运输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关产业、能源建设相关产业、商贸与文化旅游产业、信息产业都可能成为热点。

是否有利于国际安全。从积极意义说,经济危机带来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洗牌。这是大企业抄底的好时候,强强联合抵御风浪也是一种选择。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以压低价格为主要方式的低层次无序竞争,相互倾轧,因此整合是非常必要的,企业利益必须符合国家利益。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