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年节传承保护的世界意义

我国传统年节传承保护的世界意义

在全球化、现代化、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变革,民族文化传统经受着社会历史变革所带来的空前冲击与挑战。进一步加强我国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七大传统节日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其意义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传统节日保护是文化多样性的世界潮流。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正如生物多样性对自然界来说是必须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对人类也是必须的。”多元文化的发现和发展是当代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由于全球化不等于一体化、同质化,全球化中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千差万别,使全球化条件下的文化多元化发展将长期保持下去。

世界各民族国家在自身发展的不同模式中,早就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理念。19世纪末,留法后又为清代外交官的福建人士陈季同,针对当时法国和欧洲一些人对中国社会的不解和狂妄的污蔑,用法文写了专著《中国人的自画像》,用亲身体验就中国社会文化做了不同于西方社会的另类的描绘和解读,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文化的多样性。此书一出,引起轰动,旋即被翻译成10多种文字,风靡欧美。可以说,这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多元文化模式在欧洲的首次系统亮相。

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都不能离开世界发展的步伐。但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无法简单地拷贝复制。任何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发展,根基必须深深扎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努力地按照本民族的特色来发展自己。如在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把确立民族特色和自身的文化身份作为走向现代化的基础 。

中国传统七大节日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独特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蕴涵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特有的精神文化标记。它所产生的巨大精神文化的力量,始终支撑着我国民众的生存、发展和进步,也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对它们科学地实施保护传承和传播,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为,传统节日体现了特定地域民众对天地物候变迁的独特认知。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是怎么来的?它们不是先民在原始生活的狂野中胡思乱想蹦出来的,而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