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3)

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3)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摘要: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真理必将战胜强权,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最大的敌人,这是反法西斯战争带给人们最深刻的启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饱蘸反法西斯战争热血书写的《联合国宪章》,这样描绘战后的人类愿景。

(三)最早的抗争,最终的胜利。如果没有中国的持久抗战,二战的历史必将是另一种写法。

早在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导自演“事变”,在欧洲战端尚未开启之时,就掀起侵略中国的序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独力支撑着东方战场的局面。1937年7月7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华民族的奋起抵抗,使中国“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旷日持久的中国抗战,不仅支持了英美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原因。美国总统罗斯福指出,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战”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斯大林感慨“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英国首相丘吉尔则承认,“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也许会有20个师腾出手来……”

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的铁蹄践踏之下,中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愈战愈勇,以3500多万人伤亡的巨大牺牲,牵制并消灭了日军大部分主力。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深陷于中国战场。中国的顽强抵御,推迟了德、意、日轴心国的军事联合,使日本在欧战爆发时未能在军事上配合德国;中国艰苦卓绝的努力,阻碍了日军的北进图谋,消除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后顾之忧;中国排除万难的相持和远征,打乱了日军的南下布局,避免了法西斯势力的合流。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奠定了五大战胜国之一的历史地位。在这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最黑暗的邪恶力量”。70年后,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拉纳·米特在《中国,被遗忘的盟友》一书中郑重写下这句话,既是对战争的客观总结,又是对战后重寻未来和平之路的思考。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