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致力于社会阶层正常流动
公平,是新高考方案中最闪亮的字眼。
甘肃省秦安县民生高级中学的老师和学生,还记得去年在新闻中看到新高考方案时,精神为之一振。新高考方案要求,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东部地区高校安排专门招生名额面向中西部地区招生;部属高校严格控制属地招生比例;2017年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13年的6个百分点缩小至4个百分点以内。
“这对河南、山东、广东等考生大省是利好!”郑州外国语学校教务处副主任包军难掩欣喜之情。山西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杨素珍几乎在同一时间得知了这个消息,她说:“这对山西这样没有部属高校的省份来说,必将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新高考方案中“公平”二字的地位之高,让不少人“出乎意料”。“尽管此前社会上流传着高考改革方案的多个版本,但没有一个版本具有《实施意见》的超越性。”秦春华解释说,新高考方案跳出了教育本身,站在政治与社会的高度,通过考试招生制度这一具体而微的改革,努力实现中国社会阶层的正常流动,重建社会的正义、公正与公平。
是的,新高考方案是对高考做出的规定,却绝不仅仅局限于高考。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方案站位更高,关注的实际上是高考作为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所内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代际转换、社会阶层流动、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因此,新高考方案不仅旗帜鲜明地将促进公平公正作为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明确具体的政策措施予以保障,每一项措施都提出了清晰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有些甚至严格规定了具体数据指标。这些措施包括:
提高中西部地区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综合考虑生源数量及办学条件、毕业生就业状况等因素,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
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部属高校、省属重点高校要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额招收边远、贫困、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要求2017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进入重点高校人数明显增加;
破解择校难题,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具体办法,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和升学考试的政策措施;
大幅减少、严格控制考试加分项目,2015年起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2014年底出台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
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试点高校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