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特稿 门外车水马龙,路人行色匆匆,门内却是另一世界,有人坐在咖啡厅里畅聊创意,有些陶艺爱好者正在制作人生中第一件陶艺作品……
没有了机器的轰鸣,没有了高大的烟囱,在兰州油泵油嘴厂基础上改造创建的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已经成了兰州创意原产地,这里吸引着大量年轻的文化创意创业者。
不会咖啡拉花的设计师不是好员工
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内,一间不到100平米的旧厂房,左边是设计工作室,右边是咖啡厅。
2014年,魏冬和成骏看中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一间不到100平米的旧厂房,经过重新设计,左边是设计工作室,右边是咖啡厅。
作为一名有个性的设计师,坐在格子间办公室是没法设计出好作品的,因为太拘束,没灵感。魏冬想,在咖啡厅办公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说:“总是替别人设计但我也想有一个自己的店面,给自己设计一下。”对此,同事兼好朋友成骏为他点了32个赞。这是2011年,此时魏冬已经在设计行业摸爬滚打了12年。
2014年,魏冬和成骏看中了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一间不到100平米的旧厂房,经过重新设计,左边是设计工作室,右边是咖啡厅。
画图画到焦头烂额时,魏冬会走到咖啡厅,为自己冲一杯咖啡,到太阳下晒晒阳光,也许就有了创意;来了顾客,咖啡厅员工忙得顾不上,设计师也会走过去帮忙调制咖啡。魏冬说,在他的工作室中,不会咖啡拉花的设计师不是一名好员工。
“从2011年开办咖啡厅到现在,经过培训,店里面不少员工都出去单干或去别的店”,魏冬笑着说,正因为如此,他们被业界称之为“黄埔军校”。过去几年开办咖啡厅积累的经验让他们拿到了原物料代理权,开咖啡厅之余,他们既做咖啡调制培训,也做原料代理。
对于设计师和老板这两种身份,魏冬更青睐设计师,如今,魏冬主管设计工作室,守住阵地;成骏则主管咖啡业务,尽管说不想做大,但“盘子”的确是越来越大。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