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写剧本的话剧爱好者不是青旅好老板
2010年,李亚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大半年后回到兰州,发现家乡居然没有一家青年旅社。于是,他留在家乡创业。
进入园区,通过一条名为“索福克勒斯”的大道,便来到了花儿国际青年旅社,“莎士比亚”、“莫里哀”、“易卜生”……每个房间都以中外戏剧大师的名字命名。
老板李亚是一位话剧爱好者。86年出生的他,本名欧洋,无奈总被误认是假名,干脆起个像真名的假名。200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咨询公司。
2010年,李亚踏上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途,大半年后回到兰州,发现家乡居然没有一家青年旅社。于是,他留在家乡,开始创业。
在一座上世纪70年代的老厂房中,李亚创建了花儿国际青年旅社——15间客房、80张床位,设有咖啡厅和小餐厅,还有一座能容纳300位观众的花儿小剧场。
经营青年旅社后,李亚开始动手写剧本、招募演员。《白日梦做家》是花儿小剧场的第一部作品,虽然赔钱却吸引了人气。随后,《艺术》、《漂浮吃人记》、《没病找病》等在花儿小剧场逐一上演,越来越多的背包客知道了花儿青旅,以独特而神秘的西域气质著称的低苦艾乐队在花儿剧场也时有演出。
没有创意的年轻人“进”不了老厂区
从2009年开始,这里便陆续聚集了不少像魏冬、李亚这些想要创业的人。
2009年,甘肃现代集团投资2000多万元,收购了兰州恒孚油泵油嘴有限责任公司(原名兰州油泵油嘴厂),占地面积约30亩,工业厂房等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借鉴外地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成功模式,将其打造成拥有文化创意者实现梦想的地方。
传统古老的绘画艺术唐卡在这里拥抱互联网,走向世界;传统剧目秦腔也在这里找到了一席之地……个性的艺术装置,墙面满是涂鸦作品,这里吸引了一批文化企业,领域涉及影视动漫内容制作、创意设计、文化演艺、艺术品展览、旅游商品开发等。
园区运营部负责人颜晶说,园区企业的入驻,一定得有创意,符合园区定位,现在入驻企业已有100多家,这里也成了周边高校大学生的实习基地。
2014年,园区组织的唐卡艺术展,让不少人大饱眼福,展览加网络推广,让唐卡这一藏传佛教的传统绘画艺术,受到更多人关注。
颜晶说,他们努力将该地打造成甘肃第一条创意文化产业街区。话剧、音乐节、艺术展、cospaly秀……园区企业举办的丰富活动,让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兰州文化时尚的引领者,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也开始显现,成为孕育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结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