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表达提升文化软实力(3)

中国表达提升文化软实力(3)

活力汉语实现“文化梦”

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之一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多元文化的深度博弈,而多元文化的博弈聚焦在各国、各民族以母语语用为表征的软实力竞争上。西方学界和政界已经意识到“核心英语”在多元文化博弈中的强劲辐射力和同化力,期望以充满强劲表达活力的这种“核心英语”,来承载英美普世文化价值并向全球各个角落展开深度的渗透。

当今世界,国际战略竞争更普遍、更广泛和更深入地表现在语用文化上,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空前剧烈的文化博弈现象。语言能力是各国必须培育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也是关系到本国未来命运和国际地位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全球化时代语言在虚拟世界的“软实力”甚至超越“大棒或胡萝卜”在物理空间的“硬实力”,这给长期以来挤占了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汉语提出了严峻的警示和清醒的启迪。

汉语弱,则国运衰;汉语强,则国运昌。今日汉语之命运,将深刻地预示着中国文化之未来与东方文明之走势。以汉语为母语的语文教育,当是奠定文化强国战略的一项重要基础工程;而创新母语教育范式、打造活力汉语,则是培育文化软实力的一条根本的中国特色路径,也是在全球化深入推进的特殊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必然逻辑选择。因此,学校教育应当高瞻远瞩地精心培育全体公民源自心灵、充满理性与激情的活力汉语,并以活力汉语来渐进性地涵养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梦当然是超越经济意义上的伟大时代的“文化梦”,而“文化梦”则很大程度上就是活力四射、青春灿烂的“汉语梦”。活力汉语是承纳中国精神、蓄养东方文明的普遍载体,是孵化中国梦想、催生中国未来的精神摇篮。作为新世纪中国文化的当然“名片”,活力汉语既能理性地叙述好“中国故事”和“中国梦想”,又能从言语形式上传播好铿锵悦耳、情趣横生的“中国声音”和“中国话语”。构建在“表达本位”教育基础上的活力汉语,将释放出全民族文化创造、思想解放的伟大力量,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以此而积极地回应创造至上的热切呼唤。

一个国民生产总量“坐二望一”的经济大国,必然需要与之匹配的国际文化地位——汉语的兴盛将是不可逆转的历史逻辑。顺应这种历史趋势,弘扬“表达本位”的新理念,自觉实现从“被思考”、“被体验”和“被表达”的消极语用到源自心灵、主动表达和精彩创造的积极语用新范式的历史性蜕变,这是变革中的汉语文教育为实现中国“文化梦”可能做出的独特贡献。

(作者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该文系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关计划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语言强国战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