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解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学者解读《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事业单位改革注入“催化剂” 干部“能上不能下”困境将打破

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其领导人员是党执政骨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中央制定的第一个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党内法规。学者指出,《规定》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工作“五大原则”,填补了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的空白。新规的出台为事业单位改革注入了“催化剂”,有助于解决“去行政化”等事业单位改革的难题。中央对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严格考核、加强监督,有助于破解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困境。

明确管理工作“五大原则”

——填补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制度空白

长期以来,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沿用党政机关干部的模式,没有形成充分体现事业单位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政策法规体系,致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够强。此次《规定》提出,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管理应当坚持五大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分级分类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办事原则”。

媒体分析指出,干部管理工作原则,是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集中体现。《规定》提出的“五大原则”,明确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根本要求、选任标准、价值取向、工作责任和理念方法。贯彻落实《规定》,必须把这些原则学习好、掌握好、坚持好。《管理规定》的印发实施,填补了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管理的制度空白,对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支符合好干部标准的高素质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队伍,提高公益服务能力和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领导人员选任需“立标杆”

——既要有专业性,也应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树立什么样的用人导向,取决于以什么样的标准选人用人。《规定》就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职条件和资格、选拔任用、任期和任期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职业发展和激励保障、监督约束等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其中,在第二章“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中规定,要“有相关的专业素质或者从业经历,熟悉有关政策法规和行业发展情况,业界声誉好”,同时对事业单位领导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做了详细的规定。《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贯彻落实《管理规定》,要按照好干部标准培养选拔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核心是严格把握任职资格条件,既重管理能力、专业水平和工作实绩,更重政治品质、道德品行,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如何给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选任立标杆非常重要。中央这则新规主要针对省级以上党政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是因为这些部门的领导选拔更为关键。”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分析指出,除了“政治素质好”、“组织领导能力强”之外,领导人员还应具备“业界声誉好”、“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相较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领导人员更需专业性,但是,领导的选拔任用应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学者认为,新规强调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德”,并且要求做到守法、廉洁和群众威信高,也是针对近年来发生在事业单位中的贪腐、作风不正等乱象,从根源进行把关。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