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市场导向 构建“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体系(2)

坚持市场导向 构建“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体系(2)

“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体系架构建议

“一带一路”政策支持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五大模块:国际环境营造、国家规划指导、宏观政策支持、投融资平台建设、支撑服务提供(见图2)。

1.国际环境营造模块

立足周边,面向“一带一路”,通过商签自贸区和投资保护协定,建立高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网络,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提高相互开放水平,营造更为宽松、透明、公平竞争的商业环境;加强沿线各国海关、检验检疫、标准认证部门和机构之间的合作,推进监管互认、信息共享和标准兼容,降低经贸合作成本;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标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国际形象;通过高层互访和部门交流,签署多双边合作备忘录,利用国家主权的信誉和影响;充分利用亚太经合组织、亚洲合作对话、亚欧会议等现有机制,加强“一带一路”议题,推动相关协调机制建立。

2.国家规划指导模块

做好三类规划:一是国际层面的,形式上可以为单方发布的合作倡议白皮书、双方或多方联合制定的区域性合作发展规划;二是国家层面的,在一国之内就可能影响“一带一路”经贸人文合作的事项进行研究,做好规划,汇聚各方资源,协调多方力量,确立建设和推进路径,避免内部恶性竞争,确保建设的效率和效益;三是地方或部门层面的,在国际和国家规划框架下,就各自区位条件和职能职责进行规划,确立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此外,不同层级规划要有效衔接,不同部门规划要彼此协调,有必要建立信息分享公共平台;针对沿线地区仍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需要建立一套高效的风险规避、预警和处理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早预警、提前规避、妥善处理。

3.宏观政策支持模块

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对重点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扩大与沿线国家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加强金融机构合作,提升结算便利化水平;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推广海关“单一窗口”管理和“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的通关模式;鼓励沿海地区与沿线国家重点港口之间加强合作,支持地方设立中外经济合作园区和对外开放园区;适当加大对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帮助建设一批民生项目和培训一批管理技能人才,促进民心相通。

4.投融资平台建设模块

建设利用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丝路基金,加强与亚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欧洲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促进沿线国家银行合作,推动以联合体的方式开展银团贷款、授信担保等业务;鼓励沿线国家在国内成立或联合成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推动东盟及中国、日本、韩国多边合作的“10+3”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功能升级,扩大覆盖面,使之成为监测和维护沿线地区宏观经济和金融系统运行情况的重要国际机构;推进亚洲债券基金建设,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发展,大力培育亚洲债券市场,优化亚洲金融资源配置;创新利用PPP等投融资模式,推出海外投资保险产品,对购买相关保险给予一定的补贴,引入和撬动民间资本,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多措并举构建资金来源渠道广、配置效率高、投资收益有保障的投融资平台和机制。

5.支撑服务模块

利用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国际论坛、展会,加强对外宣传,加深理解,创造合作机会;加强“一带一路”投资的信息服务,在对外投资国别指南基础上,提供更新、更丰富的国情信息和动态信息,包括政治关系信息、投资项目信息、合作信息、当地企业情况以及各类风险的动态变化信息等,帮助企业减少学习成本,大幅降低运营风险;发挥外交尤其是驻外大使馆等驻外机构的支持作用,在企业与东道国政府、企业和民众之间搭建桥梁,帮助企业实时把握投资国国情变化情况、加强与当地沟通交流,做好争端和纠纷解决等保障;鼓励各科研院所加强对“一带一路”相关问题的研究,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多渠道、多方式开发和培育“一带一路”建设所需的人力资源: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高校联合培养和交流合作,加快培养适合双边投资的各方面人才;加大语言、管理类人才引进力度,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紧缺的信息、咨询、语言等人才引进提供优惠条件;建议国家层面设立“一带一路”建设培训基金,对企业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和人才引进给予重大资金支持,对员工参与海外运行培训给予补助和奖励。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