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智慧宝库(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智慧宝库(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思想,为我们和平发展、早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深刻启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实现中国梦、走和平发展道路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关于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传承,关于“和为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等表述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同社会理想和开放兼容性质的生动表达。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始终追求和平、和睦、和谐,崇尚“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远亲不如近邻”、“亲望亲好,邻望邻好”、“国虽大,好战必亡”等理念。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些文化精粹启示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会否定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梦想,不会威胁和损害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亲、诚、惠、容”的四字箴言,是我们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方针。这也真切地反映了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和平、文明的发展,是一种承认文明差异的共存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最终将促进实现“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景。中国梦的实现,与各国梦、世界梦命运相关,心意相连,是和平之梦、共赢之梦的实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以民为本理念,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助推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动力之源。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以民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一系列重民、富民、贵民的思想,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这是以民为本理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语境中的体现,其全新的现代表达就是受人民所托,忠人民之事,对人民负责,让人民幸福。这些优秀思想在当前的集中反映和彰显,就是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梦,是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主体和动力源泉的梦,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梦。人民幸福是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聚集点,决定了梦想追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是这种追求的内在契合性,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既要靠发挥人民主体性去实现,又要以民为本、为人民造福,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奋斗。这就决定了人民群众会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现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会迸发出无尽的创新创造激情以应对种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会焕发出不竭的伟大力量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