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松林:领导干部必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度(9)

(二)发扬党内民主,保证党员民主权利

党内民主是民主集中制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党内民主就没有真正的民主集中制。要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健全党内重大事务听证咨询,同时也要疏通和拓宽党内的民主渠道,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了解,做到上下透气,才能够使党内关系和谐。

(三)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建设

小平同志认为,制度是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具体讲,第一方面,要继续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制度,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健全一套保障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的法规制度。2014年1月,习近平在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民主集中制、党内组织生活制度等党的组织制度都非常重要,必须严格执行。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都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第二方面,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一是健全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二是健全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制度;三是健全和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四是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五是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要听招呼,要懂规则,要请示报告,不能擅作主张。

2013年,中央发布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就强调民主集中制要具体化。《纲要》提出:“抓紧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制度,着力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切实推动民主集中制具体化、程序化,真正把民主集中制重大原则落到实处”。2014年8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再次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制度的具体化。会议强调,党的组织制度改革,重点是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生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民主集中制如何具体化?最根本的就是构建党内民主制度体系,包括党内选举制度体系、民主决策制度体系、民主监督制度体系等,把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作为民主集中制最重要的具体制度体系加以构建。

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概括起来主要是以下几条。

第一,解决制度中不尽完善的问题,使制度具有完整性;第二,解决制度中过于原则化的问题,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要符合实际,要能够运行,否则就会沦为一纸空文;第三,解决制度类别不分的问题,使得制度具有层次性。

(四)改善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

具体地讲,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16字方针,把16字议事决策机制落到实处;

第二,完善党的民意反映系统,推进决策民主化;

第三,完善决策规则和程序,增强“三重一大”意识。什么是“三重一大”啊?也就是“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五)建立贯彻民主集中制的监督体系

监督体系方面就是四个监督: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和媒体舆论监督。把这四个监督做好了,我想,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也就做好了。

(六)民主集中制需要法治来保障

“四个全面”的其中之一就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同样需要法治来保障。

第一,依据党章从严治党,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过程之中,要始终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放在突出的位置,把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只有这样,党的建设、民主集中制的建设才会更好。

第二,必须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和发展国家的民主集中制。

第三,必须以法治精神来运用民主集中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我们过去强调的是“管理”,现在强调的是“治理”。国家管理和治理之间有什么质的区别呢?我认为,过去讲管理,政府是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和个人是被管理的对象。今天,把管理调整为治理,政府既是治理的主体,又是被治理的对象,社会组织和个人既是被治理的对象,也是治理的主体。怎么样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支点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离开了民主集中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会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以上我们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民主集中制的建设问题。我们只有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的建设,才能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实施,才能进一步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今天的课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潘攀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