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有媒体在报道中称,这是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文件。这一文件的出台可能是中共干部体制的关键转折点。作为可能直接受这一文件影响的群体,基层政务人员往往有着颇为深刻的理解。现将部分人员言论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干部人事制度落下“关键子”
干部人事改革弘大繁杂,牵涉到方方面面,局地或部门探索势难解决,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这一规定,是推进干部人事改革“关键棋”。
抓住了干部人事改革关键。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已被多次提及,更受各方关注。干部人事改革的关键就是改革的方向是什么,让什么人上,什么人下,如何上,如何下?这牵涉到用人导向和制度保证。“能上能下”新规,紧紧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群体,明确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特别是明确了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必须坚决调整。
树立了选人用人进新风向。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党的十八大以来,“好干部”标准、“三严三实”要求已成为选人用人新导向,新规用“能下”震慑整肃官场用人歪风,更强调要及时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为改革事业揽才蓄力。
为推进公务员改革作示范。除了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另一个引人关注的就算公务员“能进能出”问题,公务员改革各地虽做了不少尝试和探索,也引进聘任制公务员试图引发“鲢鱼效应”,但客观讲效果并不如意。先解决领导干部“能上不能下”固疾,在社会树立贤进庸退新风,对推进公务员改革具有良好示范作用。
(向光武 泸州市龙马潭区委组织部)
为常态化退庸进贤广揽改革人才的举措“点赞”
古语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笔者认为,规定的出台将进一步激励全体领导干部树立新观念、养成新习惯、致力新作为,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因此,我们应该为常态化退庸进贤广揽改革人才的规定“点赞”。
首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重点是解决能下问题”。此次中央释放“重点解决能下问题”的信号,是在为“用人”立新规,让“能下”在整个体制内成为常态,改变过去干部流动“固化”、队伍活力不足的状况。一是不让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的土壤滋生,二是不给干部腐败提供温床,有效震慑和整肃官场用人歪风,助力改革快速推进和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二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最根本的是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规定要求要严格执行退休制度、任期制度,建立干部“能上”标准,完善干部“能下”规范,科学构建考核制度,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社会保障等相关配套措施,以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和制度环境。这意味着我们党的人事制度正在进行“现代化”转型,有利于在干部任用过程中多角度了解分析、多层面比较、多侧面评价,强化对在任干部的约束和激励,增强整个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重拳打击庸政懒政。
再赞“推进干部能上能下,坚决调整‘四不干部’,做到‘三管三严’”。规定明确要求对“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不担当或能力不够、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同时要求“坚持原则、敢于担当,形成一套督促检查的办法,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此举明确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有利于构建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真正培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四有领导干部,加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能够真正意义上选出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提拔任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在整肃官场用人唯“亲”、唯“情”、唯“势”、唯“利”等歪风的同时常态化退庸进贤,切实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广揽德才兼备的贤能志士。
(盛大镔 广元市昭化区委组织部)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