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纪律教育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陈云一贯强调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坚强的党性,自觉遵守党的纪律。他指出:“革命的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这不是一句空话。党不仅要求每个党员懂得这一条,特别是要求每个党员能在实际行动和日常生活的每个具体问题上,坚决地毫不疑惑动摇地执行这一条。”
1980年11月,陈云提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的著名论断,很快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人的赞同,并在全党形成共识,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思想,搞“权钱交易”等歪风的蔓延,陈云指出:“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没有好的党风,改革是搞不好的。共产党不论在地下党时期或执政时期,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党的纪律。”“要研究一下,为什么那么多的党员,甚至多年的老党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刮来时,自己顶不住,一下子就卷进去了,跟着跑,跟着干,这是什么原因?这些共产党员的党性到哪里去了?从党的建设的角度看,这是个值得严重注意的问题,发展下去,不就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吗!这个情况,反映了我们一部分党员的党性有问题。”“由此想到,各级党组织和党的纪律检查部门只是查处违法乱纪的案子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和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的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党的建设上的一个根本问题。对这一点要有清楚的认识,要认真地抓紧抓好。”同年6月,陈云再次强调:“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执政党要有好的党风。要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提高共产党员的素质。”
(四)学习“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应该天天努力提高我们的本领,提高我们的水平。”
陈云多次强调学习对于提高革命和建设本领的重要意义。延安时期,陈云指出,目前我们的干部领导革命的本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天天努力提高我们的本领,提高我们的水平。”“我们需要学习的东西,今天不懂明天就可以懂,应该有这样的学习决心。”1942年11月他在西北局高干会上又说:“因为我们革命的世面将越搞越大,新环境、新事物会更复杂,没有真本领是掌握不了的。”所以陈云说不学习不得了,学习过后了不得。我们的干部们本来就有丰富的革命经验,如果再有了文化知识、有了马克思主义,那就如虎添翼。
建国初期,陈云领导财政经济工作,深感各级干部领导经济建设本领的匮乏。他讲过一个很形象的例子。他说我们现在银行的干部,过去是背干粮袋的,当勤务员、警卫员出身。比如管金库的,首长就告诉他:“你就睡在那个钞票上边,不丢掉就行。”而我们现在领导的是全国的财经工作,再像过去那样办显然不行了。因此,“要下决心学习。不学习,经济建设一窍不通,那就搞不成。”改革开放后,针对新形势,他明确指出:“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探索和解决新的问题。”
陈云认为,党员干部要提高本领和水平,应该学习好历史和时事政治。他说:“现在无论你怎么忙,为了把握伟大而又变化多端的中国革命运动,必须增加一点革命的理论,增加一点历史知识。”“要研究中国的历史和时事政治的情况,不然,也就不能规定当前的革命工作的任务和方法。”陈云还认为,党员干部要提高本领和水平,学习文化和专业知识是基础。他说:“要提高文化。这是前进的关键。学文化是学其他知识的基础,不学文化不得了,就会赶不上革命的需要。”“文化与政治是密切相联的。如果没有文化的提高,要提高政治水平是不可能的。”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