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亚太核态势评估与思考(3)

当前亚太核态势评估与思考(3)

四、一个隐患点:日本核野心

日本过剩的核材料库存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报告,截至2012年底,日本拥有44.2吨分离钚,其中9.3吨存放于国内,其余34.9吨存放于法国和英国的后处理厂。[10]美国军控专家西普尔分析认为,日本储藏的钚材料足够制造一千枚核弹头。[11]此外,日本在处理敏感材料方面的表现也无法令人满意,在向美国归还331千克武器级钚材料时屡拖不决,难免让外界对此中内幕产生怀疑。

除了过剩的核材料储备之外,日本还通过太空项目获得了研制核武器运载系统所需的技术能力。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成功研制了固体推进、有效载荷1.8吨的M-V运载火箭,并在2013年首次试射了新一代运载火箭“艾普斯隆-1”。此外,日本太空发展署自1994年开始进行大气层再入试验,并于2011年成功实现了H-2B火箭最后一级的大气层再入。日本还通过与美国开展反导合作,进一步发展精确定位和轨道跟踪等技术。[12]

一份于1994年解密的文件显示,日本外务省曾于1969年提出一套核政策,即“暂时采取不拥有核武器的政策”,同时“保留制造核武器所需的经济和技术潜力”。[13]这套政策也被称为“技术性威慑”政策。尽管日本声称这份文件仅仅是研究报告,但事实上日本一直沿着这条道路发展。目前日本过剩的核材料储备,以及通过太空项目获取的技术和能力,已经使其拥有研制核武器的潜力。

此外,日本政坛近年来对待核武器的态度也值得关注。尽管日本宣称坚持“无核三原则”[14],但日本国内主张“拥核”的呼声不断涌出。2006年,时任外相麻生太郎在参议院安全事务会议上指出,拥有核武器并不违反和平宪法。2011年,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日本应当发展核武器,应对迅速崛起的中国构成的威胁。2014年,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称,发生紧急状况时,为保护国民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不排除允许美军将核武器运进日本的可能性,这一表态明显违背了“无核三原则”的精神。从日本核材料生产和存储状况、制造核武器所需的工业能力和技术以及经济实力等方面来看,只要拥有足够的政治动机,研制核武器并不会有很大障碍。特别在日本政坛右倾化严重的今天,其核政策动向值得关注。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