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成为首批观众

抗战老兵成为首批观众

摘要:8日一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银发”观众,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昔日的抗战老兵。作为《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后的首批参观者,老战士们格外认真地观看着每一件展品,仿佛在一张张历史图片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在现场,很多老战士还不由得交流起那段峥嵘岁月里铭心刻骨的经历。

 昨天,抗战馆举行抗战老战士、老同志及抗战将领遗属代表参观专场。

 

北京晨报记者 李木易/摄

《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主题展览正式开放

昨天一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银发”观众,他们中有不少人都是昔日的抗战老兵。作为《伟大胜利 历史贡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主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后的首批参观者,老战士们格外认真地观看着每一件展品,仿佛在一张张历史图片中看到了自己当年的身影。在现场,很多老战士还不由得交流起那段峥嵘岁月里铭心刻骨的经历。

走了“七路军” 来了八路军

昨天,87岁的王继兴老人把抗战馆的每一块展板都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每到动情处就停下脚步,讲讲那时候的故事。这已经是王老第三次参观抗战馆了。

抗日战争爆发那一年,王继兴9岁,正是一名尚未完全懂事的少年。他的家乡河北保定易县远台村处于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距离北平不远。抗日战争爆发后,王继兴在学校里时常能看到日军轰炸机在头顶飞过。他清楚地记得,一名叫李绍基的同学家住学校隔壁,日本的炸弹正中他家,年仅十一二岁的李绍基被炸身亡。

王老回忆说,他所在的山南小学就在村北,每天他会很早来到学校。八路军进驻村里的第一天,因为之前在村里打着抗日旗号的“七路军”实际上是一支土匪武装,村里人还有些人心惶惶。八路军来了以后,并没有破坏老百姓的东西。村里人对八路军的第一印象是特别威武,戴着军帽,穿了一身灰军装,很讲道理。此后,军民便一块投入到抗日当中。

见证打死“名将之花”庆功会

在看到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说明时,王老很感慨,“外祖母就住在狼牙山上,五壮士跳下的那个山头,小时候我们经常爬上去玩。”“抗战后打死的第一个日本高级指挥官、人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就发生在我们那里,是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带兵完成的。”王老说起这段历史颇为自豪。他回忆说,杨成武之后特意组织开了一次庆功会,“我记得他的声音很尖、很大,那时候我还扛着童子军军棍站在下面。”

王老说,由于居民对日军的反抗非常顽强,使得日军对村民的残害更加厉害。他的家乡是日军占领华北的主要对象,但是由于狼牙山成为一条天然屏障,日军就是攻不下来。看到进了山里的抗日军民,日本人只能望山兴叹。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