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是马克思对人和人类社会发展价值诉求的基本看法和总体要求,体现为革命、批判、科学、奉献、自由等精神,在本质上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挖掘蕴藏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价值资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社会主义运动所追求的价值目标。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阶级属性。二者都是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马克思一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在本质上是为着无产阶级和整个人类的解放的,是当时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所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集中反映和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和价值层面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同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与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核心价值有着一定联系,甚至有些表述与资本主义、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在语词上相近或一样,但在本质上却有着明显的不同。同其他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相比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运动的价值导向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真正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特质。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二者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对代替资本主义未来社会即共产主义做出了种种科学设想和价值探索,“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其中包含着一些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如“自由——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平等正义”、和谐等,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的实际和历史文化,积极探索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在革命年代和建国初期,我们党曾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集体主义”“民主”等价值观进行过阐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凝练和明晰社会主义的价值原则和目标。根据实践要求和时代要求,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公平正义”“法治”“以人为本”“和谐”等渗透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层面价值观,党的十八大将其凝练概括为12个主题词24字核心价值观,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事业提供了正确的价值引领和有力的精神支撑。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共同的价值目标。二者都旨在追求和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社会,二者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目标是同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以追求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高理想和价值目标。共产主义理想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所蕴藏的价值观与其他一切非社会主义价值观区别开来。这一理想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不以任何个人、团体和组织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所在,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个人进步提供了先进的、根本的价值导向和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塑造国家形象,彰显制度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来获得人民的认同,进而引导、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凝聚不同阶层、不同民族的人们在价值目标上向着共产主义最高的理想信念迈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