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主要思想价值源泉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实践,但从二者的逻辑关系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一脉相承,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的继承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形成于19世纪末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和理论形成初期,初步描绘和勾勒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和源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形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下,立足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紧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指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继承和发展。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在国家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奋斗方向。在国家层面,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旨在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能够切实享有民主和自由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所蕴藏的价值不断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并结合时代特征被赋予新的内涵,“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当前社会主义中国国家价值的集中概括。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在社会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价值导向。在社会层面上,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够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深入解读马克思的思想和其行为,不难发现自由是马克思一生所追求和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终极目标,也是马克思理论所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党的十八大将我国社会主义在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界定为自由、平等、公正和法治,这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的传承和发展,又是基于人的内在本性和精神追求、反映当前我国人民的价值追求。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在个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了光辉典范。在马克思伟大的一生中,他秉持着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幸福的追求,刻苦钻研,追求真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体现出高尚的个人品德和精神,在个人精神层面上为世人树立了光辉典范。马克思一生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浓厚的科学精神。同时,马克思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幸福和家庭,以一种普罗米修斯的精神从事着自己的事业。马克思在为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精神为我国公民在价值追求方面树立了光辉典范,也为凝练个人层面价值观提供了宝贵资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