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基本途径

增强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接受和践行。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际生活中获得认同,才能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引领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认同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自觉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性的具体体现。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必须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要注重理论内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就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而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最重要的就是增加人民群众对于理论的知和信。换句话说,也就是让理论内化成人民群众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

实现理论内化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一个理性认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教育者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在教育过程中向受教育者传递这一信息。只有当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让人们在内心相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说服力奠定基础。

理性认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群众中“知”的问题。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获得行为认同,还要解决“信”的问题,需要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从而实现理论内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对社会成员的情感关怀、增强其情感体验,让人民群众在受教育中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高深的理论,是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从而让人民群众自愿从内心去接受和认可。当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内心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在实践中就必然会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原则,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行为认同。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张少华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