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的时代出场

中国学术的时代出场

站在时代和学术前沿认识中国问题、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一定要把中国看作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一员,一定要有中国深度参与全球化并确立我们主体地位的角色意识,一定要深刻把握传统文化现代转换的历史趋向。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正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在于解决时代难题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我们如何界定中国学术的时代高度?如何衡量中国学术的当代成就?作为学者该如何以专业性的、规范性的、学理性的方式向世界表达大变局中的中国存在?对这一重大问题的追问必然要切入中国道路的学术表达问题,而要达到这一高度的思想路径必然是面向“中国问题”。

近年来,中国哲学界已经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主题分别是“唯物史观与中国问题”和“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主题,可以看作引领中国学术前沿问题的信号。

从国际学术范围看,2014年可以称之为学术“反思年”。

在经济学领域,皮凯蒂出版了《21世纪资本论》,提出资本回报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的理论,认为资本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意味着少数拥有资本的人所占据的社会财富比例越来越高,贫富分化也就越来越大。皮凯蒂提出的问题深刻地表明,不断加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挑战。《21世纪资本论》的数据论证和实证分析很大程度揭穿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虚伪性。皮凯蒂以学术的方式对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体检”及其所下的诊断,具有深刻的反思性。

在政治学领域,福山出版了《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包括他在《外交》杂志发表的同一主题的论文,《衰败的美利坚——政治制度失灵的根源》。他甚至在论文结论部分使用了“死路一条”这样令人惊悚的标题。福山指出,美国政治制度日渐腐朽,因为分权制衡的传统越来越严重和僵化;美国政党分歧尖锐,分权体制越来越无法代表大多数人利益,而是给了利益集团和政治活动组织过度的话语权,未能体现美国全体公民的意志。很显然,福山延续了亨廷顿的主题:“失衡的承诺”。但福山再次强调“民主依然站在历史终结处”的政治命题提醒我们,只有从西方学者自我反思的理论动机上去理解它,才是恰当的。

西方道路是人类走向文明的理想模式,这一神话已经被它自身的经济实践、政治实践所打破,皮凯蒂和福山又从理论上敲响了警钟。皮凯蒂在中文版自序中阐述了中西如何面向“共同未来”的主张,他说:“尽管我们身处世界各地,但大家要面对同样的问题——调和经济效率、社会公平与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防止全球化及贸易、金融开放带来的利益被少数人独占,阻止自然资源发生不可逆转的衰退。如果说中国能从外国的经验教训中获益,其他国家同样也可以从中国的经验中学习到很多东西。理想的社会经济体制仍然有待创立,所以,彼此的历史经验是我们最好的指引,我们应该互相学习,抛开一切意识形态,并尽可能地超越国家之间的敌对立场。”

在新一轮占领制高点、夺得话语权的软实力竞争中,中国学术不能错失这一新的历史机遇,面对不同道路的成败经验,中国学术能否基于自身的历史逻辑和实践经验在时代的思想竞争和理论建树中有所作为?中国学术必须从自省到自觉进而达到自信,这就需要经过一个批判性反思的阶段,迎来它的思想的时代。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杨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