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2)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调研报告(2)

核心提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广大群众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如何实现要群众参与到群众要参与的转变,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机制创新。

三、对策及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活创建活动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要注重“点”“面”结合,既要抓住三个层面:向领导宣传,向社会宣传,向妇女宣传,切实发挥各种舆论阵地的宣传和引导作用,做到领导知晓百姓熟了,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更要抓好“点”:选树群众身边平民典型,让平常百姓上得了镜头,走得进更多家庭,以点带面,发挥示范推动作用;还要发挥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即巾帼文化志愿者,这是一支很有宣传潜力和活动空间的队伍,可以通过自编、自演大家身边的人和事,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之中,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二)支持创新发展,提高创建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生命力在于广大群众和家庭的积极参与,如何实现要群众参与到群众要参与的转变,可以从以下着手:一是机制创新。改变较为单一的评选项目,除文明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外,设立多种更符合时代性和个性化的单项文明家庭的评选内容,百花齐放,以此吸引带动了更多的家庭走向文明和谐,打破传统的评选手段,实行“村民直选”文明家庭的做法,使评选过程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由上级单位评定变为群众参与评选,提高群众民主参与意识,而文明家庭的创建在百姓中也会有口皆碑,心服口服,创建活动的实效性也得到真正体现;健全激励机制,在加大宣传的同时,要给予精神和物质多层面的鼓励,特别是紧扣时下热点,和求职、就业、创业、贷款、养老等群众关心的利益紧密结合,予以相关优惠政策,以此激发他们创建“文明家庭”的积极性,感染更多家庭树立家庭美德,共同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二是载体创新。近年来妇联开展的“弘扬孝道”、“学礼仪”等到主题活动,在群众中影响颇大,成效明显。可见,富有时代感,贴近群众的活动载体至关重要,惟有从实际出发,从群众需求出发,增强活动的针对性,才能使创建活动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使家庭对创建活动的参与成为一种自觉的意愿。立足社区和村,尝试从打造新型社区或者特色村的角度去促进文明家庭的创建;同时利用当前群众文体健身活动潮涌,大力打造家庭文化艺术节品牌,以广场赛事、家庭攻擂、社区间家庭文艺交流展演、文化赶集会、楼栋对歌会等形式,让家庭成员广泛参与,真正做到创建活动进家入户,深入人心。

(三)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创建活动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群众在想什么,家庭需要什么,是我们活动开展中所必需要了解的。这就需要我们立足实际、深入调研,加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新形势下在创建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新居民家庭、留守家庭、空巢家庭、单亲家庭等这部分特殊的群体,我们更要加强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察看、问卷调研等方法,加强对这些难点、热点的跟踪把握,梳理思路,寻找对策,为文明家庭创建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确保创建活动能立足家庭更具参与性,面向社会更具广泛性,服务大局具实际性,构建和谐更具时代性。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