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木:雅尔塔体制与二十一世纪亚太和平(2)

张文木:雅尔塔体制与二十一世纪亚太和平(2)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

摘要:大量事实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始,日本背离其向世界尤其是向亚洲人民所做的“非战”承诺已越来越远。目前美国对日本绥靖的底线尚未出冷战框架,但已开始触动远东雅尔塔和平体制的底线。历史经验告诉美国,如果要想维护亚太和平,离开与中国和俄国的合作是不行的。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他试图结束冷战:首先宣布从阿富汗撤军(1986年),接着,在西方不同意对等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条件下,率先单方面解散“华沙条约组织”(1991年)。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将冷战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混为一体,在主动结束冷战的同时,也率先放弃雅尔塔体系赋予苏联的权利和义务:同意东西德统一(1990年);从德国、东欧、蒙古等国撤回驻军;1991年4月,戈尔巴乔夫访日,签署《日苏联合声明》,以至在日本北方四岛问题上“互有妥协”;同年8月至9月,苏联政府默认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个苏联波罗的海加盟共和国独立。正是戈尔巴乔夫放弃苏联享有的雅尔塔欧洲权利及其相应的义务,才有雅尔塔体系中的欧洲格局的动摇乃至最终解体。另一方面,1999年北约通过科索沃战争的胜利将西方力量插入俄国传统势力范围即巴尔干半岛,波兰、捷克和匈牙利同年加入北约,这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出现标志着雅尔塔体系中的欧洲格局正式结束。令戈尔巴乔夫意想不到的是,雅尔塔欧洲格局结束了,可他最想结束的冷战不仅没有结束,反而以极不对称的形式再现于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政治之中。

日本背离其“非战”承诺越来越远

苏联解体后,日本的实际表现告诉我们:日本再次导演“大东亚”的剧幕已经开始并一定会被日本右翼推到高潮。而全剧首幕场景就是钓鱼岛,因为由此可以直切日本亚太地缘政治的核心。

r_20019415_2015071608223942966800

    图:2015年7月14日,超过两万名日本民众在东京日比谷公园集会,抗议安倍政权强行推进安保法案。

我们打开地图就会看到,钓鱼岛是日本所谓“周边事态”所涉区域诸环节中的关键环节,更是从日本列岛与对日本地缘政治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台湾岛之间最关键的接榫部位。日本政府宣布开始办理授予民间企业对东海“中间线”以东的油气试采权,就是因为中国开采油气的地点接近钓鱼岛。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地缘政治的基本特点。事实上国家是一个汲取资源的生命体。日本是经济发达而资源奇缺的国家,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其制造业和市场的相当部分分布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一带。而日本却对从日本列岛到南中国海这条决定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线路无任何实际控制力。这就刺激了日本右翼再次寻求南向,尤其是军事南向扩张的冲动。日本前几年提出的“周边事态”的范围主要指向中国台湾和东南亚一带,这大体上也就是19世纪日本明治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朝对华侵略战争前后的地域范围。而“周边事态”所涉范围推展的逻辑结果,必然是日本20世纪40年代的“大东亚共荣圈”。其间,中国台湾位处核心地带,而钓鱼岛则被日本视为控制台湾的前沿基地。

一国要成为政治大国,是有条件的。什么是大国?孟子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二战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的日本不仅对其战争罪行百般抵赖,而且不顾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执意参拜“靖国神社”,这说明日本有力量而无仁义,无仁,则不能成为大国。其次,大国不仅要有相应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它要有与其国力相应的并被国际法确认或世界主要国家默认的地缘政治空间。目前日本缺少的不是力量和财富而是国际社会,尤其是亚洲国家对日本的接受,至少也应是某种程度的默认。在20世纪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侵略东亚大多数国家,并在朝鲜、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及东南亚诸国扶持傀儡政权。围绕日本本土,日本几乎将整个西太平洋地区纳入其外围安全空间。但这些地缘政治“成果”,在战后由美、苏、中三国力量构成的雅尔塔远东格局中已荡然无存——日本将在甲午战争后占据的台湾岛的主权归还中国,朝鲜独立,日本南方冲绳岛和北方四岛,分别为美国和苏联占领。这一系列地缘政治变动及确认这种变动的相关文件,形成保障亚太地区战后50多年和平的远东雅尔塔法权体系。这个体系通过美、苏、中三大国从北向南即从日本北方四岛、南方冲绳岛和中国台湾岛的层层钳制,断绝了日本重新武装的可能。

与20世纪初的情形相似,21世纪初,日本再次面临强大的生产力与狭小的地缘政治空间的重大矛盾。新世纪的日本再次面临两难选择:如果不愿做亚洲的“瑞士”,那就必须做亚洲的“不列颠”。目前看不出日本有前一种选择的可能,而对后一种选择却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苏联解体后,面对中国的迅速崛起,美国开始推行遏制中国的政策。现在,日本北向开始冲击“北方四岛”俄国的占领权,南向开始否认中国在钓鱼岛的主权地位,深化与“台独”分子的高层联系,介入台湾地区事务。

苏联解体及随之而来的欧洲雅尔塔格局解体后,美国外交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脱离美苏争霸时期那种以冷战为主兼顾雅尔塔制度的政策,转而采取——开始是半推半就而后就是直截了当地——通过摆脱雅尔塔制度,尤其是其中监督日本的法律责任,并通过绥靖日本而强化遏制中国(和俄国)的冷战政策。这种政策已具有张伯伦式的外交赌博特征:张伯伦以牺牲凡尔赛制度为代价,不断绥靖德国向苏联发难,其结果是燃起的欧洲战火不仅烧毁德国也结束了大英帝国。美国为了遏制中国,正在快速打开远东“潘多拉盒子”,这燃起日本颠覆远东雅尔塔格局的希望,并企图由此恢复它在雅尔塔协定下所丧失的部分或全部地缘政治利益。实际上,从1999年“周边事态法案”到2005年接近完成修改和平宪法,日本已大体做好颠覆远东雅尔塔格局的国内法律准备。下一步则是向雅尔塔制度对日本的限制提出挑战。而“周边事态法案”,否认远东法庭对日本战争罪犯的审判合法性及日本“入常”努力等,均是这种挑战的具体表现。

目前,日本在公开场合尚不承认其“军事大国”目标。2005年5月6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俄罗斯媒体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一贯坚定奉行的信念是:“只做经济大国,不做军事大国;只用和平手段解决任何问题,而不借助武力。”雅尔塔制度中对日本的条款就是为了防止日本再次成为军事大国而设定的。因此,对日本而言,“不做军事大国”,就应当遵守其在雅尔塔和平条约中的承诺。但上述大量事实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始,日本背离其向世界尤其是向亚洲人民所做的“非战”承诺已越来越远。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