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迁安,“皮影抗战”那些年(2)

河北迁安,“皮影抗战”那些年(2)

摘要:迁安地处长城脚下,冀东腹地,也是历史上北方皮影流传区域的中心枢纽位置。迁安皮影史上有众多杰出影人,像“箭杆王”赵紫阳、“簧腔圭臬”李秀、“影界金少山”历景阳等。而在70年前,一批艺人们以唱影的形式走街串巷、宣传抗日、诱敌伏击,为抗战宣传,吸引人们加入抗战队伍,成为迁安皮影史和中国抗战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何时和刘汝林结婚,老人拨弄着手指,已经有些记不清楚了。

何时和刘汝林结婚,老人拨弄着手指,已经有些记不清楚

儿子在旁边一起帮助她回忆。“1940年,父母在天津相识,是一个拉洋车的给介绍的,”对于父亲母亲的相知相许,怕是母亲年轻的时候不止一次地谈起过,“当时我娘还不知道我爹是地下党,她在铁路后勤部门工作,家里虽然很穷但是也是个文化人。“

刘孟庚说,当时父亲母亲在天津生活两年后,父亲身份暴露,天津已无法继续待下去。当时母亲已经怀孕,为保证母亲的安全,父亲就把她们母子俩转移到自己的老家迁安。

“我爹一共被捕了两次,”刘孟庚说,“第一次被捕后,其他地下党同志给营救出来了,救出来后浑身是伤,我爷(刘老恩)给他上药,说你这是硬伤啊,我爹搪塞说不是,就是长的疮,时间长了变成这样了。”

被救出来以后,刘汝林继续在天津从事革命工作。邢少华被转移到迁安后,刘汝林仅回家过两次。邢少华在老家过得也很忐忑,当时经常有日本兵到家里来查人,邢少华怕自己的外地口音暴露了自己,就把泥巴往脸上一抹,装傻子装哑巴。

刘孟庚讲述,母亲曾对自己说过,自从离开天津回到迁安,黑夜白夜加起来跟丈夫刘汝林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24个小时。

而父亲最后一次离家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

刘孟庚回忆:“1944年正月的一天,那时我五岁,父亲回来看我们,当时他跟家里人说,这次出去任务难完成,怕是十年八年也回不了家。父亲离开的那天早上,母亲给丈夫炒了一盘鸡蛋,但父亲却没吃上。当时我还小,看着那一盘鸡蛋我说我要吃,我娘说你别吃,让你爹吃。我夺过来我爹手里的筷子就扔地下了, 我爹饿着肚子就走了,”刘孟庚眼圈红了,声音哽咽,他擦了擦眼泪,继续讲。“我爹就这样饿着肚子离开了家,走出了村庄,又折回来抱了抱我,跟我娘说,如果我爷爷去世,你们先别发丧,等我回来。”但是,刘汝林再也没有回来。1944年,刘汝林在天津被捕,1945年在唐山日本宪兵队威逼折磨下牺牲。临终前最后一句话,刘汝林说:“家里一棵大树还好么?”

据刘孟庚讲,他爷爷刘老恩是在他爹刘汝林牺牲后的第二年去世的。

“我爹饿着肚子就走了。”谈到父亲最后一次离家,刘孟庚眼圈红了,声音哽咽。

丈夫离家一年多没音讯,1945年,26岁的邢少华,带着年幼的儿子刘孟庚到天津找寻丈夫,却没有探到消息。十二年后的1957年,通过一封辗转的信,她才得知,12年前丈夫就已经牺牲了。

从丈夫离家的那天起,邢少华守寡,一个人支撑起整个家,拉扯着三个孩子。只为了刘汝林生前曾对邢少华说:“要是我牺牲了,你帮我拉扯大我三个孩子,也就是对得起我了。”

一句简单的承诺,让邢少华在这个家独自坚守了七十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覃磊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