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启示录:以“大经济”视角审视抗战(2)

抗战胜利启示录:以“大经济”视角审视抗战(2)

战败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冲击,并非赔了多少银子,而是丢失了朝鲜、台湾两个战略要冲。特别是朝鲜半岛的易手,使得作为政治中心的北京在海、陆两个方向都失去战略屏障。朝廷连自身的安全都难以保障,自然也就再难有什么权威可言。1900年“庚子之难”时,东南几省单独与八国联军媾和,搞出了著名的“东南互保”。至此,清廷的中央集权事实上已经宣告彻底崩溃,灭亡便已成为定局,唯一的悬念无非是时间而已。

清朝灭亡之后,取代她的民国并未让中国的“势”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虽然改朝换代,但是大的社会框架没有出现任何根本性的变化,整个中国依然是一种“大封建、小专制”的状态。

所谓“大封建”,即位于南京的国民党政府,虽然理论上是中国的中央政府,可事实上,它所能控制的区域无非就是四大家族掌握的江浙沪一带,其利益相关也仅限于这一小块。广大的中国北方以及更靠南的云贵、两广,都处于一种听调不听宣的状态。

所谓“小专制”,是指大大小小的地方势力在自己的地盘都拥有近乎是帝王般的权力。这一点在广大农村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政府权力最多只能下到县一级,而承载大部分人口的中国乡村地区,在那时则是法外之地,完全由地方绅宗势力控制。由此便进一步产生了事实上的“包税制”和“胥吏”,即政府事实上放弃了对基层的管理,将农村人口“托管”给了地方势力。

这种情况之下,社会资源必然被绅宗阶层垄断,对应的政府财政没钱,老百姓更没钱。如此一来,中国只有两条路:挨打,然后赔款,老百姓税负加重,然后造反;自强,搞工业、强军,老百姓还是税负加重,最后还是造反。这就成了一个死循环,清如此,民国依然如此。在这个死循环之下,中国错失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势”是如此,那么“业”呢?1927年到1937年中国曾有一段相对平稳的时期。在那段时期,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确实非常繁荣,可这个“繁荣”是指金融、人文,以及面粉厂、纱厂之类的轻工业。而当时中国的钢铁及军工产业,其产能和质量尚不及洋务运动时期。在当时,中国人口的文盲率超过80%,而在屈指可数的知识分子中,85%以上是艺术、文学、历史之类的人文专业,剩余的15%中,如果再刨除掉经济、法律专业,机、电、化等工科专业人才寥寥无几。八年抗战期间,大批青年知识分子来到了延安,而一个残酷的现实是,这些热血青年中,能够写文章编戏剧鼓舞人心者不胜枚举,可却很难找到几个会配炸药、造地雷的人才。这就是当时中国经济的写照——有财无业、有业无势、有轻无重、有金无钢……

除此之外,自清末形成的东重西轻的不合理的经济布局,成了当时中国另一个致命的罩门。日本曾宣称要“三个月灭亡中国”,如果是从打垮中国经济基础来说,这个说法其实算不上很夸张。民国时期,所有的经济成果几乎都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几个大城市,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十五个月时间里东部沿海城市悉数丢失,中国经济的精华也随之全部丧失。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