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启示录:以“大经济”视角审视抗战(3)

抗战胜利启示录:以“大经济”视角审视抗战(3)

日本侵华,开始于“大经济”

日本的侵华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经济战争。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日本对华经济战就已经展开;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更向我方的敌后根据地发动了金融战。

日本在近代对中国的觊觎其实由来已久。自明治维新开始,日本迅速地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然而很快日本的上层就发现,随着经济各项指数稳步攀升,他们受制于人的程度也在逐渐加深——日本产业链最大的缺环在于资源,而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工业原材料产地几乎都是英国人的地盘。

英国人正是吃准了这一点,才向日本输出工业技术和人才,而其根本目的,则是为了在远东地区扶植其一个“可控”的工业国,以此制衡沙俄及清帝国。比照一下,我们会发现如今所谓的“日美同盟”,走的其实是同样的路数。

英国人对日本的容忍底线在朝鲜和台湾,因为这个战略要冲是日本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曾两次想“一鼓作气”吞掉东北,都被英国人在暗中使了绊子,因为一旦日本拥有了自己的资源产地,也就意味着将彻底“失控”。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欧洲的战火大大的透支了英国的国力,使得其再无力东顾,于是有了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社会内部的变化,则加剧了日本对外扩张的急迫性。平心而论,明治时代的日本,就其内部而言,政治仍属相对比较清明。至大正时代,财阀势力垄断社会资源的趋势开始难以逆转,这样一来,日本工业化的代价就只能完全由底层来买单。至昭和时代,对外释放压力已经成了日本唯一的途径。

而国民政府的法币改革则最终点燃了日本上层早已按耐不住的野心。1920到19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同样波及到了当时的中国,为了稳定币值,南京国民政府于1935年11月开始推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按照改革方案,法币不再与白银挂钩,而与英镑汇率绑定(法币1元兑换英镑1先令2便士半)。这使得手里握有大量贵金属的美国及日本,在控制中国货币的竞争中彻底落败于英国。恼羞成怒的日本最终发动了“七七事变”,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而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对日本侵华战争事实上是抱以一种支持的态度——在这段时期,日本半数的钢铁和70%的石油都来自于美国。

日本的侵华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经济战争。早在“七七事变”爆发前,日本对华经济战就已经展开。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更向我方的敌后根据地发动了金融战。

1935年,日本政府设立了两个专门机构——兴中公司、惠通航空公司。其中,兴中公司自成立起,其公司章程中即规定:“本会社为使中‘满’间经济关系密接起见,以经营下列业务为目的:1.对华输出贸易并其代理及居间;2.在中国经济诸事的直营,斡旋及居间,并对于该事业的投资;3.附带及关联于前二款的业务。”

这两家日本“企业”在日本政府和军部的支持下,通过低价倾销、恶意收购等方式,大肆对中企进行挤压。一方是举国体制下目标明确的“国家队”,另一边则是按照一般市场原则单打独斗的民族资本,结果可想而知。很快,大批中资企业被日企压垮、并购。

譬如在1936年底,日本在天津纺纱业中资本占63.4%,纱锭数占71.7%,线锭数占53.4%,布机占76.3%,处绝对优势地位,至1937年初日资纱厂几乎完全垄断了天津纺织工业。除此以外,华北地区的煤矿、金矿、芦盐、电力等战略资源产业,也悉数被日资企业以同样的方式加以控制。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侵华日军大肆发行伪银联券,然后怂恿不法商人携带这些伪币进入根据地,大量购买基本生活物资,使根据地货币流入、物资流出,从而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

简单来讲,无论是经济战还是金融战,能够顺利推进必须有两大前提:在对方阵营拥有代理人(经济汉奸),经济运作不比战场交锋,在一个陌生的国家,没有大量代理人配合,根本就是寸步难行,而无奈的是,自清末国门洞开以后,当时的中国早已形成了一个业已成熟的买办阶层;对方对经济运行无力或无意左右。日企对华北中企的恶意挤压,全程有政府和军部的配合,而民国政府对此却听之任之。

一直到现代,这个道理也依然成立。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同年的俄罗斯卢布危机,都是他们本国的金融从业者,与海外对冲基金紧密配合,做空本国货币而导致的,而上述国家又都拘于“不干涉市场运行”的原则,才导致危机最终一发不可收拾——而后来俄罗斯能够扭转局面,恰恰是因为其不再“按规矩出牌”。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