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言“解决”不如努力“应对”(2)

难言“解决”不如努力“应对”(2)

村庄没有了活力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绝大多数村庄没有了学校;村庄的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乡村逐渐空心化,村庄逐渐失去活力。

自2001年开始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导致全国大量农村小学和乡镇中学被撤销,合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和县城中学,形成所谓的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了的规模办学,出现了普遍的“村不办小学,乡不办中学”现象。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

这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在幼小的年纪不得不奔波于学校与村庄之间,或寄宿于学校之中。村庄撤掉学校后明显的变化是:“村里也不那么热闹了。”学校撤并之前,每天早晨都有父母叫醒孩子“上学”的温馨,每天早晨都传出学校升国旗的国歌声,每天都能听到学校里琅琅的读书声,每天都有儿童在上下学的路上三五成群地嬉闹玩耍,每天都有小朋友东家串西家串……这些由于小学校的存在而颇显活力的村庄社会,在没有了学校之后,是什么景象呢?很多村民感到的是沉闷和落寞。

学校对乡村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的存在带动了社区中成人之间的交流;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不仅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也促进了社区成员之间的整合。其实,学校不仅仅是教书育人的载体,而且是该社区的文化中心。而现在的村庄,学校没有了,学校里的“先生”没有了,学生没有了。

此外,在现在的村庄,几乎所有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了。2013年我们在河南省的村庄做调研时,想找一位未婚女青年访谈,走了十个村子都没有找到一个,大都出去打工了。若问问在城市打工的很多年轻人,他们很想回家,很想回家看孩子、看父母,但是他们也都说:“在村里待不住,没有年轻人。”

因为村庄没有了学校,没有了年轻人,也没有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这一切导致“村庄没有了活力”。

亟须重建乡村活力

应对留守儿童问题需要从各个层面开展社会支持和关爱行动,包括家庭、村庄、学校等。政府应该从政策和资源上确保家庭、村庄和学校能够发挥有效的功能,

对留守儿童来说,最重要的是家庭。从家庭层面看,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宣传。父母对孩子的关心肯定超过任何人,但是他们未必能够完全认识到,孩子有自己的一整套心理机制,不只需要父母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更需要父母的温暖,哪怕是日常的嘘寒问暖。有的父母甚至对自己的孩子说:“我出来挣钱不都是为了你吗,你在家不愁吃不愁穿,还想怎么样?”应该鼓励家庭做好外出后对孩子的安排,比如由老人或亲朋照顾。另外,对于外出的父母,务工单位可以允许并鼓励他们时不时回家,假如能再提供一些支持会更好。

从学校层面看,应该采取更多措施关心留守儿童。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适当恢复被撤并的村庄小学,使留守儿童能够就近入学。应该认识到,学校是乡村活力的象征,这本来是传统,现在反而成为奢望,哪怕两个村能够有一个学校,也不至于让孩子寄宿。

从村庄层面看,应加大投入,尽可能提供更多的物质保障,增加文化设施和文化场所,比如篮球场或图书室等,给孩子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条件。政府部门应加强社区层面的儿童保护和社会工作,在社区建立儿童社会工作站,通过政策引导鼓励有志愿意识的年轻人驻村开展关爱活动;建立完善留守儿童社区管理机制,特别是需要建立社区留守儿童档案;通过志愿服务、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多种方式开展社区儿童工作,在丰富留守儿童社区生活、提供社会支持的同时重建乡村活力。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