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演艺产品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载体

公共文化演艺产品是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载体

摘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制定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意见》着重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先进文化,创新传统文化,扶持通俗文化,引导流行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有害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促进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见,新常态下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新常态下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伴随着社会进步的改革创新工程,现代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将更加科学地定位中国文化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最终必将重塑一个全新的文化强国形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文化地位。公共文化演艺产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传播载体。《意见》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而且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我们要高度重视并确立演艺产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

公共文化演艺产品的重点服务对象与客观需求

《意见》明确指出,保障特殊群体基本文化权益,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这是因为社会各阶层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差异明显,而且满足文化需要的方式和能力也具有明显差异,上述重点服务对象以外的群体,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具有个性化的显著特点,这种个性化的需求往往是市场追求的目标,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之一,理所当然也就不在公共文化产品的范畴之内。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是社会的弱势阶层,国家理应将其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公共文化产品服务对象明显的阶层化特点,使得其产品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不同于市场上文化商品的特点。分析公共文化产品服务重点对象的需求特点,2015年到2020年国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给出了基本服务项目的详细内容,包括读书、看报、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送地方戏、设施开放、文体活动等,这些内容当中最能与这些重点服务对象的兴趣爱好和行为习惯相契合,或者说最受他们欢迎并且具有广泛参与性、群体性和教育性的形式,就是演艺产品,就是歌舞、话剧、小品、说唱、地方戏曲类等等。这些演艺产品写他们,说他们,唱他们,从他们的生活中来,是距离他们最熟、最近、最亲的文化形式,也曾经是这些重点服务人群最为喜欢的文化生活环境,伴随着他们一生的喜怒哀乐。普通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公共文化产品主要是地方戏、相声小品、通俗歌曲等等,《最炫民族风》一首歌曲红遍大江南北,相声小品歌舞戏曲类演艺产品占据春晚绝大部分内容,这些无一不在证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对象,最乐于接受的最习惯接受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就是演艺产品。

演艺产品的教益方式与实现路径

无论哪一种形式的演艺产品,也不管创作者的原始动机为何,客观上总是娱乐与教化两种功效并存,这使得演艺产品的教化效果与传播程度大为增强。人有两个发动机,一个是感情一个是理智。人们对演艺产品的审美活动,最初的目的都是抱着娱乐的动机参与进来的。人们在演艺产品的娱乐和享受过程当中,记住了其中真善美的形象,抨击其中假丑恶的形象,通过情感发动机转化入理智发动机。人民群众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当中,潜移默化地把演艺产品当中的正面形象作为自己的榜样,不去学习那些假丑恶的形象,甚至讥讽或者暗自比喻现实当中某些人就像那些坏人一样,演艺产品的娱乐功能就转化为教化功能。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教化手段”来实现,而演艺产品无疑具有“醍醐灌顶”的功效。演艺产品从教育性、艺术性、娱乐性出发,遵循戏剧性、人性、“冲突律”等演艺产品创作规律,公共演艺产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抒写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从而反映出时代精神。只有艺术性和娱乐性做好了,才具有道德教化的效果。西安演艺集团豫剧团和说唱团曾经排演《娘牵儿心》和《清风包子》两出廉政剧目,收到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国有艺术院团的历史使命与政府采购的倾斜政策

国有艺术院团不仅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文化形象,展示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艺术水平,传承了一个民族的优秀文化,还作为国家思想文化的载体,以其正确思想舆论的引导者、先进文化的宣传者和群众文化的带领者,成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是巨大的,目前仍然是市场上文化产品主要的提供者。在文艺大繁荣的今天,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产品不断分化,利润导向和公益导向的产品特点日益明显,国有艺术院团更应该担负起历史的责任,继续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履行国家意识形态宣传者的神圣职责,坚持引领,坚持传承,坚持公益,坚持创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关于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通过安排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等渠道,对转制文艺院团重点产业发展项目予以支持,分批为县级转制文艺院团配备流动服务车、交通车,资助转制文艺院团更新设备,改善排练和演出条件,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或按场次补贴等方式支持转制文艺院团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育和引导农村演艺市场以政府采购或资助方式举办的政策宣传性演出活动、重大节庆演出活动、对外文化交流、慰问演出等,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转企文艺院团承办或参演。这不仅是对他们历史贡献的肯定,更是对他们继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明确指明了公共财政中文化资金的投入方向。

责任编辑:张少华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