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坚持以习主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为指导,就要全面理解其科学内涵,深刻领悟其精神实质,切实掌握其实践要求。
高度重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地位作用。习主席强调: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大意义”。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兵无常形、战胜不复。强军胜战,必须立足自身,扬长避短,走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当前,我军正处于军事斗争准备的深化期。固本培元,重振军威,需要改革;落实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呼唤改革。不改革,就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甚至会给国家安全造成致命伤害。要切实重视改革在强军胜战中的地位作用,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
准确把握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习主席强调:“军队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深水区”,在于当前改革需要解决的是制约战斗力提升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重塑领导指挥体制、重组军事力量体系、调整政策制度安排,触及国防和军队组织体系的核心层,实质是军队组织形态的根本转型、历史性重建,而不是对原有组织形态的修修补补。“攻坚期”,需要啃硬骨头、涉险滩、过火焰山,破除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障碍、利益固化樊篱、部门权力掣肘。要从我军改革的历史进程比较中,准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所处的历史方位,切实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牢固树立攻坚克难的思想。
客观认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有利条件。习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正面临一个难得的机会窗口”“必须抓住战略契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种有利条件的形成,在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对改革的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对国防和军队改革非常支持,全军上下对改革高度期盼,在于国防和军队创新发展已取得的重大成就,党在30多年改革探索中把握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规律,在一些重大改革问题上取得了许多共识,在于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基本思路已经上升为党的意志和国家行为,在于能趁国家全面深化改革这个东风顺势而行。学习这一思想,要求我们全面把握改革的困难和机遇,进一步坚定深化改革可行、必胜的信念。
努力掌握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科学方法。习主席强调:“改革开放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掌握习主席强调的科学方法,就要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坚持解放思想与凝聚共识的统一,努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坚持上下结合,既注重搞好总体设计,也尊重官兵首创精神;坚持抓全局与抓重点结合,努力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跃升;坚持立足自我与广泛借鉴相结合,既善于学习借鉴外国军队有益经验和我国地方改革好的做法,更注重结合我军实际创造性加以运用。要深入领会这些方法具有的突出实践指向性,切实吃透其中蕴含的丰富辩证法思想,不断推动国防和军队改革走向深入。
科学确立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任务。习主席在不同场合、从不同角度,对改革的目标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概括起来,体现在三个层面:总的是“着眼实现强军目标”;基本目标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关键是实现“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三个层面的目标任务,由大到小、层层递进、不断聚焦。其中,实现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是抓手,抓住这一点才能为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提供新型组织支撑,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保障。深化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以破解长期积累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使领导管理体系、联合作战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全面遵循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习主席强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要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这“四个牢牢把握”,相互联系、互为条件,勾画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实践模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正确方向这个原则,为深化改革划定了红线,确保改革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个方向前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为深化改革确定了准星,实质是推动军队组织形态转型,建设信息化、法治化的现代化人民军队。这两条,从政治方向和军事定向两个角度,勾画出了深化改革需要遵循的最基本的经纬线,对改革的聚焦点、总要求起到了把关定向的作用。
聚焦突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点难点。习主席确定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四个要点:一是调整领导指挥体制,二是优化结构、完善功能,三是深化政策制度改革,四是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四个重点相辅相成,共同立起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重要支柱,其他方面的改革都要围绕这四个方面筹划、推进。同时,这四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各自涉及的众多因素中也各有重点,也需围绕各自的重点展开。比如,领导指挥体制改革以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力量结构优化以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为重点,政策制度调整以人力资源政策制度改革为重点,等等。总之,改革无论在宏观上还是在微观上,都要围绕重点,强力突破、有序推进、配套展开。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