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

高度关注海洋安全、太空安全和网络安全——

放眼信息化战争,打造全维立体国防

抗战初期,中国军队虽拼死抵抗,但未能阻止敌人从平、沪两个战略方向展开的猛烈攻势,不得不节节后退。原因之一就是,我们打的是“代差”战争。日本是强国,打的是工业时代的立体战争,以坦克、大炮、飞机、军舰等机械化装备为主,在陆地、海洋、空中三维空间同时展开、相互配合。中国是弱国,打的是农业时代的平面战争,以步枪、机枪、手榴弹和少量火炮等火器为主要武器装备,主要在陆地一维空间展开。双方武器装备“代差”和战争形态“代差”,决定了中国军队很难以数量优势快速转化为战场优势。特别是日军掌握着制空权并连续发起陆海空一体进攻,使得中国军民只能以付出更大牺牲、以空间换时间的代价,积小胜为大胜,实行持久作战才能争取最后胜利。

未来,有效遏制战争、打赢信息化战争,最基础的准备就是增强综合国力、打造全维国防。一是,各作战空间要全面兼顾、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武装力量的配置,既突出重点,又形成系统效应,防止出现某一领域的空白和短板。二是,高度关注海洋、空天、网络等新兴领域。我国面临的威胁主要在海洋、空天、网络领域,对这些新领域的国防建设需要格外关注。以往的国防史主要是陆防史。当前,我国部分岛礁主权和广阔区域海洋权益等核心利益被大小霸权主义国家侵犯或侵占,个别国家在我当面部署大量海军与空军兵力。三是,重点加强空天领域建设。以最新科学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为基础的航空、太空、网空力量,不仅成为各个军种的重要成分,而且“三空力量”在迅猛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一体。

近年来,军事科技走在前头的美军,在维持核威慑力量的同时,重点加强多项最新科学技术(美《国家防务》杂志称为“美军十大颠覆性技术”)支撑下的非核空天网力量建设。与此同时,美军战略和作战思想花样翻新,“反介入/区域拒止”“空海一体战”“离岸制衡”“第三次抵消战略”等等。万变不离其宗,概括起来就是突破传统制胜理念,“用革命性、颠覆性的技术压倒敌人”,不与敌进行手段相当的“公平的战斗”。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地面大规模兵力对抗、久战不决的战争方式和时空概念,强化各军种的空天优势,重视准备快速决胜的空天信息战争。随着武器装备新元素、新成分的不断加入,作战手段、军队组织结构更加先进,瘫痪、破坏效果日益加剧且难以防范。美军“第三次抵消战略”的直白解释,就是以空天网“三空一体超代优势”和“即时全球打击”,赢得主动和胜利。

在9月3日的纪念大会上,习主席庄严宣布:中国将裁减军队员额30万。纪念大会结束后,国防部发言人介绍,这次改革裁减军队员额重点是压减老旧装备部队,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调整优化军队结构。笔者以为,陆军减员增效在不断改进单兵装备、无人机、直升机和反导导弹基础上,其模块化编组要便于空、海平台快速投送,增强空降作战、直升机打击和防空反导力量。海军应围绕经略海洋和“前沿存在”“前沿作战”思想,加强新一代航母战斗群、舰载隐形无人机、各类舰艇多功能和部分弹道导弹常规化建设。空军则立足航空、太空、网空“三空一体”,加强应对“即时全球打击”威胁和防空反导力量建设,试验和部署新一代战斗机、轰炸机、高超音速空天飞行器等作战系统。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是当今战争的主要根源。而由此导致的战争,从空间布局看,不论在陆地和海洋哪个区域,主要袭击方式将是“从空天而降”。其他国家战略反击也将主要是对等方式。这正是俄罗斯将空军发展为空天军和加强国家空天防御系统建设的基本根据,也是许多军事强国加强空天力量建设的原因。空天袭击与反空天袭击,将是未来战争的主要方式之一。对于执行防御性国防政策的中国而言,空天防御是首要任务,重点加强空天防御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