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3)

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3)

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拓展人民战争内涵,大力建设全民国防

抗日战争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起抵御外侮、救亡图存的共同意志,谱写了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根源于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各行各界均聚力于抗战,陷日军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正规军、地方军和民兵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力量形式,普通群众也都参加各种抗日组织,并以参军参战、掩护配合、物资情报等多种形式支援八路军、新四军,人民军队迅速发展壮大、屡打胜仗。民兵和各类游击队进行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破袭战、铁道战、锄奸战等各种形式的游击战,有力配合了正规部队的作战。未来战争涉及空间广阔,波及对象广泛,也没有前方后方、行业职业之分。一旦战争来临,全民抗战既是国防要求,又是历史必然。

毛泽东同志的“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全民抗战”的论断,仍是颠扑不破的制胜真理。我们要树立现代条件下的人民战争观,发展和完善陆地、海洋、空天、网络领域的全民国防、全民抗战的形式与内容,形成亿万百姓亿万兵、各行各业重国防的社会氛围。军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胆敢贸然犯我,必将使其陷入新时代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成,要全面兼顾各部分的发展建设。民兵预备役部队既是可以直接参战的力量,又是正规军扩编的基础,需要着眼现代战争特点、所处地理环境和所在战区任务,探索陆上、海上、对空等各种作战形式下的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及与正规部队配合的方法。不仅要使陆上民兵队伍健全,而且应使海上民兵成为护卫海岛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强大力量,空防民兵应成为协同空军作战和处置空袭战场的强大力量。为此,相应民兵分队应有战时组织动员的制度和遂行担负任务方案的必要训练。

军地共同战备是真正的战备。地方的各项建设,要注意纳入必要的国防内涵;公民、特别是民兵预备役部队要在可能的条件下,有计划地参加军队为主进行的各个领域的演练,特别是防止敌人空天袭击、网络袭击及其处置战场的演练,确保各类民兵组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