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薄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难点

教学研究薄弱成为提高教学质量难点

教育部日前制定印发了《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对加强职业院校教学研究提出了明确意见。加强教学研究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研究还比较薄弱,已成为提高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难点。职业院校的生源参差不齐,教学资源条件不完善,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给育人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如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把每一名学生都培养成才,需要我们把握好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

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研究。职业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普通教育阶段学习过程中,受种种原因的影响,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学习特点,与普通学校学生在学习上形成了不同的差异,我们必须加强对中职、高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研究。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的目标有较大的不同,学生间的学习差异较大、学习动力总体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较差、学习自信心缺乏,给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带来了影响。为让每一位职业院校学生都能成才,把他们都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相关特点,重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的研究,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应职业院校学生教与学的有效方法,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制定好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非常重要,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重视对培养方案的研究。一是要组织开展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行业企业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了解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教学问题。二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进行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的研究,为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更好发展奠定基础;针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研究设置好专业核心课程及专业方向课程。三是要结合行业企业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及教育部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研究制定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还要依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及专业教学标准,研究构建好教学标准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规定的目标要求。

重视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是提高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要以教育部相关教学文件为依据,研究制定好适应职业院校生源、学制和培养模式特点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教学指导机构。要在教学行政管理、教学文件管理、课堂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师业务管理、教学研究与信息管理等方面体现出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的特点。要通过教学常规的研究,明确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规范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开展,促进职业院校完善相关教学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质量。

重视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要按照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进一步强化需求导向、学生中心、能力本位、学做合一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把教育部提出的“做中学、做中教”要求落实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探索有效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方法,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成为学习的主角,真正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施“项目式”及“理实一体化”等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主动参加到学习过程中,着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升学习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