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战历史贡献(3)

山西抗战历史贡献(3)

山西最早成功实践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牺盟会”“战动总会”和组建山西新军是全国的创举和范例

全国抗战爆发前,毛泽东从把山西造成推动中国革命、推动抗日战争的战略基地着眼,亲自部署山西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亲笔书信委托红军东征中被俘的晋军一名团长返回太原时转交阎锡山,阐明“敝军西渡,表示停止内战,促使贵部及蒋氏的觉悟,达到共同抗日之目的”“敝方同志甚愿与晋军立于共同战线”“成立谅解,对付共同之公敌”。并委托朱蕴山、张学良、杨虎城分别面晤阎锡山,一再转达中共合作抗日的诚意。同时,毛泽东致信傅作义,并派彭雪枫作为中共和红军的代表携信前往绥远面见傅作义,一方面争取联合抗日,一方面请他介绍彭雪枫赴晋与阎锡山“一晤”。先后派南汉宸、彭雪枫、周小舟同阎锡山谈判,双方达成在太原建立中共秘密联络站和中共秘密电台,以及开辟晋陕秘密交通线和晋陕通商等协议。毛泽东具体指导中共中央北方局做阎锡山的工作,要求对阎锡山等华北六省、市地方实力派“一有机会,即须接洽”,强调“统一战线以各派军队为第一位,千万注意”。还指出:“北方统一战线非常要紧”“晋绥应放在第一位”。考虑到红军再次到山西创建抗日根据地,指出:急需同晋绥当局成立友好关系,以便利红军行动。

1936年10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派薄一波等到山西,专做山西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及其军政上层的统战工作。他们接办和改组了“牺盟会”,运用官办的合法的组织,戴“山西帽子”,实际上实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抗日救亡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形成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此后,大批共产党员和抗日进步人士进入山西,北平、天津、上海、河南、湖北等22个省市的爱国青年成批涌向山西,使山西成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声势最大、动员民众抗日最广泛的特殊地区。

全国抗战爆发后,周恩来莅晋代表中共中央与阎锡山商谈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开展游击战争部署问题,提议合组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实施战争全部动员和组织游击战争。经过谈判,1937年9月20日正式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中共派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参加了“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战动总会”是中国共产党与地方当局阎锡山在一个战区合作的统一战线组织,共产党、八路军派出代表,以公开的身份参与领导,双方形成固定的组织、共同的纲领,这在当时全国还是第一例。

党在山西运用统一战线组建了山西新军。山西新军名义上属于阎锡山军队建制,实际上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抗日武装。到1939年冬,山西新军有4个决死纵队,1个工人武装自卫纵队,3个政治保卫旅,3个保安司令部,1个暂编第一师,共计50个团,兵力最多时达7万人。1940年山西新军归入八路军的战斗序列。

毛泽东对山西统一战线的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在1937年9月29日发给周恩来和朱德、彭德怀、任弼时的电报中就指出:“山西将成为华北的特殊局面,这根本的是因为有红军,其次则是阎锡山与我们结合起来。由于这两个力量的结合,将造成数百万人民的游击战争。”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