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生态> 正文

张永刚: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的实地考察(5)

四、丹江的历史及现状

丹江是汉江的一个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陕西省秦岭中段的商洛地区凤凰山南麓,流经商丹盆地商洛的商州区、丹凤县、商南县,最后从商南的白浪镇月亮湾出陕西边境,然后到河南,经过河南省的南阳市的淅川县,经过伏牛山脉的南麓,在湖北省丹江口市注入汉江。全长443公里,全部为山区的河道。丹江水系径流的年内变化十分显著,因此洪水灾害严重而频繁。枯水期河水主要靠地下水补给,径流年际相差大,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的6到7倍。195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开始兴建,其枢纽工程建在丹江和汉江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的湖北省丹江口市,拦截了丹江和汉水两大水系,库区面积800余平方公里,蓄水达到174亿立方米,丹江口水库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所以被赞誉为亚洲的天池。

我去考察丹江的时候,先到了商州的梁坪村,在梁坪村后山顶上就是丹江的一个源头。丹江源头梁坪村后山源头下面有一个石头,有一个很大的石头,叫圆梦石。据说当年刘邦率兵在进入咸阳之前经过这个地方,率兵在这里休息,刘邦就躺在这个石头上做了一个梦,做的梦就是他当了皇帝。所以这个石头叫圆梦石,刘邦在那儿做了一个皇帝梦,后人就把这个石头叫做圆梦石。梁坪村的农民在丹江源头圆梦石旁边种着玉米等一些作物。丹江源头的水比起汉江源头的水那就小多了,因为我去的时候也正好是旱季,水已经相当少了。旱季和雨季差距很大,怎么样保护好水源,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重任。

古时候把丹江叫做粉青江,因为尧的长子死后葬于丹江,为了纪念丹朱就把这个江改名为丹江。丹江通航的历史很久远,中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曾经记载,早在战国时期丹江已经通航,航道上至陕西的龙驹寨镇,下达湖北省的老河口市,顺着汉江又可以进入长江,是中国古代长江地带通往中原地带故都南阳和长安的一条重要的水路交通枢纽。明朝和清朝时期的丹江航运日趋繁荣。鼎盛时期,仅仅紫荆关码头每天停的船都100多艘。帆樯林立十余里,近现代随着铁路、公路等路陆交通工具的兴起,丹江航运的重要性日益减少。

丹江两岸山清水秀,因为它基本上是在山区流过,流经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脉,所以丹江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很多。航运的历史久远。《吕氏春秋》就有记载,“尧与有苗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尧为了征服南部的荒蛮的部落,曾经在丹水打了一战。唐朝中后期,地方势力阻断了淮河和汴河的漕运,丹江便成为运输江淮地区货物的一个主要的航道。明代的中后期,关中和陇上的商人通过丹江的航道向襄阳、汉口运输物资。明代在龙驹寨建立了多处船帮会馆、马帮会馆,由此可见当时丹江的航运是很繁荣的。

我看到龙驹寨的船帮会馆很大,而且大门后面就是一个很大的戏台,可见每年可能在这里演戏,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广场,现在这里面有一个很简要的一个展览,展示了当年丹江航运事业的历史,有一些图片、图表和文字。但是它基本说明了当年丹江是一个很重要的航道。八国联军进京火烧圆明园的时候,慈禧太后逃到了西安,当时南方的粮草就是经过丹江运到,然后又经过蓝田这边运到西安去。可见当年的时候丹江还是有一个很重要的运输的功能。

在丹江的沿线,也就在商洛地区,历史的故事、历史的传说很多,最有名的是“商山四皓”。商洛是著名的商鞅的封地,所以商洛这个地区也是一个历史文化积淀很厚重的一个地方,这里有不少传说,有不少故事,也有不少文学作品。《煎茶水记》这本书把丹江称为了天下名水。《陕西通志》第八卷曾经写到,李秀卿排列天下名水20种,丹江为15。。还有一本书叫《续文献通考》称“大禹曾到商山治水”,就是大禹到商山来治理丹江,得到了真行子所著的《九畴书》、《灵宝五符治水真文》两本宝书,才取得九州治水之成功,当然这是传说了。将帮助大禹治水有功的契封于商山,即历史上有名的古商国。

然而丹江自古多险滩,龙驹寨到竹林关,名“流岭峡”或“日月峡”,,谷底很狭窄,乱山夹石,奔流若沸,水就像烧开了一样。这是丹江著名的险段。沿着丹江有鸡冠插汉、金鸡锁关、镇江巨石、乌龟白驼、赧王斩山、月日险滩等景点,而且遍布了各种书体的摩崖题刻。金丝峡漂流全长12公里,漂流需要两小时。

明代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曾经漂流到丹江龙驹寨以下丹江全程,丹江进入商南之后,这个水渐渐地变大,特别是从过风楼往下的水段非常适合漂流,江面时而水平如镜,人可以躺在筏子上观看鹰击长空,指点两岸青山,时而险滩逼至,浪花翻滚,惊涛拍岸。还有好事者从这里漂流北里一直到竹林关。在商南县境内这一段,湘河镇庙沟到月亮湾,全长17公里,水深流急,险多浪高,惊而无险,还是很有情趣的。在丹江金丝峡现在有漂流的活动,可见丹江沿岸风光的秀丽。

金丝峡是一个很重要的近些年发现并建设的一个景点,从西安去很近,去的游人也很多,那里可以见到很多奇特的地貌,可以看到地壳变化的情况。另外在丹江的竹林关可以看到丹江综合治理已经初见成效。为了纪念汉中、安康、商洛这三个地区,就是陕南的这三个市,三个区县,政府和人民治理汉江、丹江、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地的功绩,专门在那里立了一个石刻,有两三丈长,一个巨石,上面写着纪念的文字,我拍了一张照片。因为正好那个石头离前面的竹林不到一米,所以很难正面照,只能从侧面照,字一边大一边小,但是文字能够全部看清楚,确实也是一个纪念石,我觉得也是一个功德碑,也是当地人民对南水北调水源地的保护,对水源地的综合治理,对水土保持所做的一个阶段性贡献的纪念,很有意义。

在商洛商州城郊外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湖,叫仙鹅湖,山清水秀,湖很大,水也很青,很绿,水质也不错。因为中国南北分界就是秦岭,秦岭全长1800多公里,从甘肃,主体在陕西,然后进入河南,再过去就是淮河,所以秦岭和淮河是中国南北的一个主要分界线,商洛恰恰处在中间这个地方,所以物产南边的也有,北边的也有,南北并蓄。风俗是秦楚交融,既属秦国管,也跟楚国相接,所以秦楚的风俗文化这里都有影响。它的文化积淀很丰厚,因而诗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表现自己的广阔天地,使这里成为唐代诗风实现南北交流融合的一个基地。商洛是中国西北与东南的一个交通要道。

盛唐以来,沿长安向西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而沿长安向东进入蓝天,越秦岭,穿商洛,至河南,史称商山道。这条商山道走出了一条诗歌之路,在这里曾经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许多诗人的足迹和诗作。当然在秦岭的南麓,许多有名的诗作也不少。包括《诗经》的某些篇章也有歌颂汉江的。特别是大家熟悉的陆游,陆游当年写的许多军旅诗,就是他在汉中从军的时候写的。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沿长安向西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然后沿长安向东经商洛走出了一条诗歌之路。

在秦岭上,或者在商州城里,我们都看到了一条巨大的标语,叫“一江清水送北京”,这既是陕南人民、当地政府对首都人民表示的一个决心,也是秦岭发出的一个誓言。所以今天我们作为南水北调的受水区,是受益者,我们对秦岭,对汉江,对丹江,对当地的政府、人民确实充满着一份感激之情。

责任编辑:赵冠霞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