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从严治党执行力

强化从严治党执行力

从严治党,是我们党在自身建设方面坚持的一贯原则,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始终强调要从严治党。但是,现实中,我们却明显看到,从严治党所取得的效果有时候并不一样。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执行力的问题。中央提出的任务落实得顺利,提出的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从严治党效果就好,否则就差。党的十八大以后,从严治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我们面临的任务依然非常艰巨。所以,进一步增强执行力,成为我们当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要问题。

执行力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这中间有干部素质和能力的因素,有环境氛围的因素,有利益关系和思想认识所带来的各方参与程度的因素,更有体制机制的制度层面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往往相互联系,对执行力构成一种动态的综合影响。增强执行力,就需要认真分析梳理并在实践中努力解决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认真解决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问题。讲执行,执行主体当然是问题的关键。干部对中央部署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干部在执行中能否具有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干部对中央部署中各种要求的把握和领会,决定着干部在执行中能否做到不折不扣、不遗不漏。干部对中央部署执行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处理水平,决定着干部在执行中能否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阻力,更好地克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干部对中央部署执行中的决心和毅力,决定着干部在执行中能否做到善始善终、一以贯之。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时候执行难,原因是一部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达不到要求。工作中的肠梗阻现象,上面很坚决,下面很着急,但中间推不动。因此,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水平,特别是提高干部的认识水平和有效防止个别既得利益者在从严治党中的消极作用,是增强执行力的当务之急。

其次,营造有利于从严治党部署得以顺利执行的环境氛围。环境氛围是执行力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战场上有个规矩,对那些在阵前制造负面舆论、涣散斗志、动摇军心的人是会严肃处理的,因为他们会制造破坏战斗部署执行的消极环境氛围。从严治党是一场硬仗,全党上下同心同德,以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斗志、必胜的决心、科学的态度积极投入从严治党的行动,是从严治党得以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需要创造一种能够鼓舞广大党员干部热切关心、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消除和克服各种可能对人们构成负面影响,从而消除从严治党进程的不利因素。

再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清除影响从严治党的体制机制障碍。从严治党,最根本的是以严格、科学的制度治党。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建设上下大功夫。例如权力的监督制约制度、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制度、党员权利地位保障制度、党员管理教育制度、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的作风建设制度、群众对从严治党的监督制度、党内纪律检查制度等等,只有这些制度进一步得到健全完善并形成科学的制度体系,体制理顺,运行机制更为顺畅,目前现实中存在的一些与此有关的监督不到位、制约难体现、民意不畅通、政令难落地等问题才能得到更好的解决,中央从严治党的部署才能在全党更好地得到贯彻。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