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特展推动传统文化复苏(2)

故宫特展推动传统文化复苏(2)

故宫特展为何炙手可热?

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一批重量级文物特展相继亮相,先期举办的《石渠宝笈特展》因展出了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一批重量级文物而火爆异常,随之开展的《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寿康宫原状陈列展》和《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等特展,也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甚至出现了故宫一票难求的局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故宫特展如此炙手可热呢?

“故宫特展热”展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凭借着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契机,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特展的确引起了不小的反响。从《石渠宝笈特展》开幕以来,在展区门前几乎每天都有参观者排起长龙等待参观,甚至还有一些爱好者在展品前当起“钉子户”,对一幅作品长时间地欣赏、观摩,认真地揣摩其中的意境,体验作品的深意。

那么,为什么此次故宫特展能够引起观众如此强烈的反响呢?天津档案馆研究员杨仲达认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本身就是一个热点题材,作为世界著名的皇家建筑群,其本身就有强烈的关注效应,无论从历史价值到文化价值,故宫博物院所有对外文化举措都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再加上今年又恰逢建院90周年,许多从未示人的珍贵文物被摆上展台,而故宫所珍藏的文物又全部是稀世珍品,引起人们关注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杨仲达说,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有冷有热”是普遍规律,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会引发人们的不同关注也是非常正常的。不过,作为历史文化的研究者,应该深入挖掘人们对于故宫特展热的深层次原因,这也将对历史文化研究起到一定作用。

在他看来,故宫特展能够将珍贵文物藏品向观众开放,让稀世珍品与观众亲密接触,这种现象是在历史上罕见的。“自古以来,文物收藏的主要力量都是宫廷皇家,其次士大夫阶层也是文物收藏的主要人群,所以珍贵文物藏品只在高端小范围内流传,普通大众没有机会接近。而在今天,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普及,人们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和珍贵文物亲密接触,这让文物历史文化知识得到普及,也反映出了新时期下人们对于文化追求的平等,满足了人们对于历史文化艺术了解的渴望。”

杨仲达说,“故宫特展热”更是展现了一种文化的繁荣景象。从历史上看,社会越发展,经济越稳定,人们对于文化艺术的需求就越高涨。当今的社会,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平稳上升期,社会和谐稳定,因此文物收藏鉴赏作为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故宫系列特展,正好为人们的文化需求提供了交流平台,而且各种珍贵藏品也满足人们对于高端文化的需求,人们在鉴赏文物的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也可以反思历史,更重要的是在与珍贵藏品接触的过程中,增强了人们对于国家历史、文明的了解,使得我们内心的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

此外,近年来社会上历史热、文物热等现象也使得文物特展炙手可热。杨仲达认为,近年来电视广播以及各类媒体,纷纷开辟以历史文化为主要题材内容的节目,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鉴宝》等节目,让更多的普通人对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文物收藏大家的系列讲座也让人们的文物鉴赏知识得到了提升,更多的人经过历史热和文物热之后,希望能够亲自欣赏到珍贵的历史文物,满足内心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

在杨仲达看来,更为重要的是特展热现象也体现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复苏的渴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文明也在不断进步,人们也在开始审视传统文化,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复苏有了回归的渴望。”他认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是社会发展大环境的要求,诗歌、书画、篆刻等各种艺术领域的传统文化有了全面复兴的土壤,而文物展示也是传统文化复兴领域中的重要一环,从某种角度上看,文物对于传统文化的表现最为简单也最为直接,人们通过真实的历史文物,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文化氛围,其效果是其他文化表达方式不可比拟的,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人们对于故宫系列特展为何如此热切地关注了。

追逐文化热点更应关注文化内涵

故宫系列特展让人们大饱眼福的同时,也使得人们再一次领略故宫藏品的魅力。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对待珍品文物也要保持冷静态度,鉴赏文物不同于参观名胜景点,要在欣赏文物文化魅力的同时,领略文物背后的文化含义。

记者曾在故宫武英殿展区看到,有不少观众花很长时间排队观看《石渠宝笈特展》,在进入展厅之后,简单浏览一下就离开了。甚至还有一些观众,只是为了在展厅前拍照留念发朋友圈,并没有太在意展品的内容。有工作人员说,此次特展展厅内禁止拍照,但是每天都会遇到观众用手机拍照留念然后发朋友圈的现象。工作人员也经常劝阻拍照观众,希望他们把精力放在欣赏展品上。杨仲达认为,这也是文物展过热带来的必然现象,作为展览的主办方可以通过展览推介,展品讲解等方式,让观众能够从各种角度来理解展品,帮助观众达到鉴赏文物的目的。

也有专家认为,借助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也借助系列特展的平台,掀起关注故宫文化,关注中国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强国的最好体现,观众在单纯地追逐热点事件的同时,更应该将视角放在历史文化的大背景之上,在追逐文化热点的同时关注历史文化的内涵,让人们对于承载了500多年历史的故宫文化及其背后的藏品予以深刻的了解。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建院90年来,故宫博物院为保护、传承、传播、研究故宫文化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但有的观众把故宫博物院仅仅当成是旅游景点,其实不然。当观众踏入午门正门,一段奇妙的博物馆之旅已经开始。故宫博物院的第一件“文物”就是古建筑群。

单霁翔介绍说,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呈上了包括《石渠宝笈特展》在内的18场精彩的展览,让更多观众同享文化盛宴,这仅仅是一部分。未来故宫博物院还将继续增加开放面积,增加展览数量和展品质量,带给观众更加震撼、更加完整的参观体验。

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陆续开放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和寿康宫所在的西部区域。比如,慈宁宫区域将作为雕塑馆进行展览布置和陈设,展出约400件雕塑文物,年代跨度从战国跨越到清朝。其次,将故宫东华门作为古建筑馆,专门展示壮美的古代建筑群和精美的古建文物藏品。观众还可以登上东华门城楼观赏故宫古建筑群,并开放东南一段城墙,使观众能够从东华门城楼出发,沿着城墙向南参观,经过东南角楼向西到达午门——雁翅楼展厅,这样大约可以参观紫禁城1/6左右的城墙,使观众获得难得的文化体验,特别是以往人们只能远远眺望紫禁城角楼的精美绝伦,将来可以近距离观赏这一经典文物建筑,还可以进入内部仔细参观。再有,整体改造完成后的东、西雁翅楼展厅将与午门展厅组合成为故宫博物院面积最大、功能最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区,也是世界上最为独特的博物馆展厅,居高临下,气宇轩昂。

更多的专业人士希望通过故宫特展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故宫,毕竟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皇家建筑群传递了独特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所有关心中国历史文化的人们看来,故宫既是北京的,也是全国的,还是世界的;故宫既是过去的,也是今天的,还是未来的。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