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国考”背后的社会心态

围观“国考”背后的社会心态

从近五年国考招录情况来看,2016年招录数达到顶峰,为近2.8万人。因招录基数大,今年竞争比也达到五年来最低,约为47:1。不过,仍然有2000余岗位竞争比不足3:1;同时还有158岗位“零报考”,占总招考比例的1%左右。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气象、出入境检验检疫、铁路公安等部门。(10月25日新华网)

公务员考试从不缺少舆论关注,报考动机、竞争比例、招录条件等等,都是话题之一。而每当临近考试的节点,比如报名、开考等,各式各样的媒体报道总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甚至有些纯属老掉牙新闻,但依旧会老调重弹一回。而在众多的报道里,参考人数与竞争比例无疑是一大主要内容。

首先最关注的,当然是参考者本身。人数越多,也就意味着竞争越激烈,心中没有把握之人对此必须斟酌再三,比如选个地方相对偏远的职位,力图远离“炮灰中心”;公布报名人数的考试,若符合多个岗位条件的话,有人会直接报那些人数更少的岗位。这些做法目的都很简单,就是希望更容易考上。因此,这种关注很容易理解。

不过在围观“国考”的队伍里,其实还有更多并不会参加考试的人。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属于外行的观众,又会觉得有什么样的“热闹”可看?

总的来说,“看热闹”归根起来不外乎就一点:关注官场生态环境。说起公务员队伍,隐形福利、灰色收入等等总是挥之不去。对外人来说是腐败特征,然而对报名者来说则可换言之“动力”。像国考这样的考试,又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最大闸门。如果报名者人数越多,说明想捞取“油水”等动机不纯之人也就相对越多。因此,在以往报名人数不断刷新高之时,围观者总少不了对公务员队伍整体的质疑。

不容置疑的是,公务员的福利空间,在十八大以来中央多项组合拳之下,已经被极大地削弱了。在更加严格的反腐措施之下,不少“老虎”、“苍蝇”也纷纷落马。反面教材的警示作用,不可能不会影响报名者心态,进而通过报名人数反映出来。此时再看“竞争比都达到五年最低”的报道,也就很容易让人将其与反腐成绩联系到一起。

围观“国考”背后,正是一种对官场环境报以正面期待的社会心态。在此语境下,国考竞争比例不仅仅是一串数字,更多的是整个官场生态环境的刻度。这串数字一旦超越了一定范围,官场生态的“健康”状况也就难免失衡。而竞争比例的创新低,或许正代言着一种理性回归。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佘小莉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