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经济> 正文

陈剑:“十三五”期间的五大发展亮点(9)

——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四、生育政策的调整

生育政策为什么调整?中国从70年代初搞计划生育,那时候叫“晚、稀、少”。一个不多,两个正好,三个多了。从70年代初到1980年,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是和风细雨的。

从1970年到1979年,中国妇女生多少个孩子呢?一对夫妇平均生5.8个孩子,到了1980年已经降到2.24个,这就已经很低了。但是,突然政策改向,就又升高了。紧接着,到80年代中期又下降了。到90年代初,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妇女的生育力已经降到更替水平。“更替水平”是什么?英文叫Replacement Level,就是2.16。也就是说,如果妇女总的生育率低于2.16的话,这个民族、族群的人口将不增不减。但是有一个惯性,这种惯性还要维持很长时间。所以,到了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就降得更低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降到1.18。1.18是什么?是超低生育水平。全球有221个国家,从2014年到2013年,在世界银行、联合国等很多国际组织连续公布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中,中国都在最低的六个国家之内。最低的全在华人圈。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和中国大陆,这六个国家和地区生育率是全球最低的。在70年代,这些国家也跟中国大陆一样,提倡少生。到90年代以后突然发现不对——生育率降得太厉害了,夫妇都不生孩子了。所以,从本世纪初就开始掉头转向,鼓励生孩子。因此,新加坡、台湾、韩国都是鼓励生孩子的。但是鼓励了半天也没有用,大家还是不生。所以现在全球面临着生育率持续下降的问题。从70年代开始,全球的生育率从6个降到去年的2.2个,很多发达国家都在负增长。

在80年代,包括一些人口学家在内,都对人口长远的发展缺乏基本的认识,对人口的一些规律性的特征缺乏了解。现在看来,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当生育率低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你让他生,他也生不出来了。那么,生育率持续下降带来什么问题?一个是净增人口数量逐年减少。1963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那年出生了2950万,今年他们是52岁。为什么会这样?三年的大饥荒过后,人们开始补偿性生育,因此这一年出生人口最多。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找不到任何一年生育这么多。后来就持续往下走,一直走到今天,以后就更不会有这么多的生育。很长时期内,我们每年出生2000多万,减去死亡的人口,每年净增2000万,后来逐渐降到1500万、1000万,现在已经降到600万了。大概在2020年左右,中国的出生人口减去死亡人口,将变成负增长,也就是会逐年减少。

另一个就是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什么叫失衡?一个是老化速度明显加快。1982年,中国的65岁老人所占比重只有4.9%,到2000年上升到7%,2014年达到10.1%,在2035年将达到22%。也就是说,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老年人口将以3%到近4%的速度增长,是21世纪世界上老化最快的国家。

还有就是少子化问题突出。什么叫少子化?是指0到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少。1990年的时候达到33.6%,到2010年已经降到16.6%,下降速度非常快。现在已经降到12%以内了。现在有一个话题叫“拯救东北”,说东北面临“沦陷”。这个话是什么意思?就是经济严重下滑。从人口年龄结构上来看,它的少子化问题非常突出。2010年的时候全国是16.6%,它却已经降到9%了。几乎没有年轻一代了,都是老人、下岗工人,稍微有点本事的都跑到北京、深圳去了。所以,东北的这种经济的下滑几乎是不可避免的。这里面跟人口年龄结构有着巨大的关联。

另外,就是人口红利的结束。从2012年开始,人口劳动力供给不是无限的了,而是大量地缩减。从中国和印度的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可以看出来,印度的人口结构叫金字塔型,而中国的结构则是倒金字塔型。倒金字塔是非常危险的。年龄结构的失衡,将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出生性别结构失衡。长期以来,由于以“只生一个”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性别结构的严重失衡,最高的时候是在2004年,是121.8,2014年达到115.88。一般情况下就是100:102、100:103、100:104,这都是比较正常的。现在出生性别比达到这么高的一个地步,和政策有密切的关联。“二胎”政策会极大地遏制出生性别比的失衡,这是这个政策最大的好处——对于出生性别失衡有巨大的意义。

责任编辑:田甜校对:张一博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