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组织变革(3)

核心提示: 大企业裂变,小企业聚合,其实在大平台上也有很多中型或者中小型平台,通过一个点打入之后,不断扩展发散,形成一个新的平台,最终形成大平台套小平台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让企业和企业之间更好的交融。如果现在某一个企业还想把一整个行业做下来,基本上就得等死了。

二、特征

互联网到来之后,企业的组织形态产生了一些新的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企业变得更加组件化。就像手机上的APP应用,可以随时下载,也可以随时删掉。企业也是一个一个组件,可以随时组合。组件也表现出一些特征,包括小型化、个人化、机器化。随着当前人工智能、工业机器的发展,可能很多企业里的机器人会越来越多,而人的作用越来越小。

第二个特征是企业的边界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边界实现了产销合一,实现了网状交融。以前有人认为企业有一个比较高的壁垒,外面的企业很难进去,里面的资源也很难很好地和外面融通,但是现在里面和外面形成了网状的交融,边界变得更加模糊化和柔性化。

第三个特征是从动态表现来看,时间维度和便捷维度在企业的组织里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在企业表现出一种快闪化、自由化和流动化的特征。移动互联网的出现让企业可以很快地进入某一个特定的市场或领域,抓住商机,占领市场,当这个市场消失的时候,也能很快离开。

从静态表现来看,企业变得更加透明,更加开放,接口更加标准化。互联网使企业很难做到信息不透明,互联网上有很多专门针对企业的评价网站、薪酬网站,可以让人清楚地看到某家企业的薪酬福利、发展情况和业务水平。所以说与其隐瞒,还不如透明化、开放化,给愿意交流的人提供比较标准化的结构,更容易促进合作。

互联网让企业和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的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一,产品领域的聚集化。过去经常说一个企业要多元化,现在如果针对某一个特定领域或某一款产品做精做专,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力。第二,市场的全球化。现在任何一款产品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触及,也能够和消费者产生互动。只要产品足够好,全世界的人都愿意通过互联网去搜索。第三,服务的社交化。一般来说,企业的服务能力总是有限的,怎么样能够更好地和客户进行互动?现在可以借助一些互联网社交手段。

从企业的内部关系来看,以前科层制比较明显,现在更多的是扁平化、去中心化、以知识为核心的组织。每个人在企业内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成为一个知识人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知识占领着这个企业内部层级的制高点。

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来看,企业和企业之间一般是以联盟的形式存在的,是社会化协作的模式。仅靠一个企业把产业链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全部做到,这样的时代基本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比如当年的福特汽车厂,推进来的全是铁矿石,出产的全是汽车,这个企业有很大的壁垒,就像一个封闭的罐头,不需要跟外面有更多的接触。但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让企业和企业之间更好的交融。如果现在某一个企业还想把一整个行业全部做下来的话,基本上就得等死了。这是联盟化。除此之外还有社群化,共振化和合作化。

这些年不断有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思路。比如,管理学家查尔斯·汉迪就在他的《工作与生活的未来》一书中用三叶草比企业,第一个是专家系统,第二个是外包系统,第三个是人员流动系统,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三叶草组织”。再比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要打造学习型组织。杰克·韦尔奇很早就提出了无边界组织,信息技术革命让他意识到未来的企业其实是没有边界的,他认为垂直的边界、水平的边界、外部的边界都是可以实现的。

三、进化

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和组织的变革,从这些年技术创新的速度就可以看到。第一波的技术创新是从1785年开始的,水力纺织技术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持续了60年,逐渐进入低谷。第二波以蒸汽、铁路、钢铁为代表,从1845年开始推动、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这一波浪潮持续了55年后逐渐削弱。到了1900年,由电力、化学和内燃机组成的第三波浪潮开始登场,差不多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第四波浪潮是石油、化工、电子和航空,从1950年到1990年;第五波就是数字网络、软件、新型媒体,将一直持续到2020年;再接下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地球系统工程等等不断出现。每一波技术创新的浪潮在不断缩短,所带来变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也在不断提升。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加快、不断提升的临界点,大概到2045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的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全新的社会。

以前,一个组织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企业家,但是现在需要加入一个新的元素,就是技术。全新的技术带来大量的新产业,不断向我们涌来,包括现在提得非常多的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人机接口、虚拟现实、细胞工程,还有3D打印、神经网络、情感计算、太空探秘、人工智能、DNA计算等等。

同时,互联网对于传统产业带来了疯狂的颠覆,电信业、广电业、金融业、传媒业、零售业、交通业、餐饮业、旅游业的很多企业已经被迅速解构和碎片化。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企业需要进化,需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位置所在。进化是一个生物学的概念,现在这个阶段的企业应该全面引入生态学、生物学的概念,思考究竟企业的组织应该怎样变革。

“基因”的进化,一方面是互联网精神,这是和互联网最基础的结构一脉相承的。第一,平等。因为互联网的结构没有中心,是一种对等的、联网的形态,所以互联网的精神也是平等的,虽然有不同的点,有不同的权重,但是没有任何一个点是绝对权威的。第二,开放。越开放,跟别人的连接就越多,在互联网中的价值就越大,个人和企业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和厚度决定的。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如果不开放就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连接。第三,互动。不再是像过去那样,一个人讲所有人听,互联网真正形成了互动。第四,迭代。互联网上的创新基本都是从小处着眼,但是能够很快迭代,不断拓展成熟,形成更大的规模。比如我们熟悉的微信、支付宝。第五,演化。演化不是计划,不是说由几个核心的人进行规划,其他所有人只要听从安排就可以了,而是不断随着环境去变化,从内部自觉优化,逐渐接近一个更好的状态。

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包括客户的思维,体验要至上;简约的思维,企业要专注,少即是多;极致的思维,要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生态化的思维,要大规模的协作,不要想一个企业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要实现众包的协作;大数据和平台的思维,即便是小企业也要利用大数据和平台上面的海量数据来帮助自己;跨界的思维,在跨界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此外,还有功能的进化和行为的进化,我认为更多的是商业模式的进化。一个是生产变得更加柔性化,另一个是营销变得更加个性化。还有一个是要充分利用社会化物流,这些基本上全部都是由数据来进行底层支持的。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