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民危机:“颜色革命”结下的苦果(2)

难民危机:“颜色革命”结下的苦果(2)

 欧洲在承受“新干涉主义”带来的灾难

此次难民潮缘起于本世纪以来的中东变局,而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干涉政策和试图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改造中东的作法是导致中东长期动荡、进而引发此轮难民潮的重要诱因。

冷战结束后,美国推出了“新干涉主义”理念,以所谓“人权高于主权”论和推广西方民主价值观为理由,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甚至武力等手段干涉别国内政,实现其全球战略利益。“新干涉主义”实际上侵害了别国的主权及其民众的人权,甚至造成了严重的政治动荡与人道主义灾难。

中东历来是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区域,也因此成为“新干涉主义”的重灾区。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到2011年的所谓“阿拉伯之春”,美国主导的西方肆意干涉不断造成中东国家和地区的人道主义灾难和挑战。

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随后,伊拉克爆发难民潮,数百万人逃往约旦、叙利亚、埃及和黎巴嫩等西部邻国停留。正因为这些邻国的缓冲作用,难民潮才没有大规模扩散至欧洲。但是,2011年埃及、利比亚、叙利亚等更多西亚北非国家陷入动荡,加上“伊斯兰国”、“支持阵线”趁乱而起,攻城略地,控制叙利亚一半领土和伊拉克四分之一领土,难民数量迅速超出地区承受能力。外逃难民如破堤之水奔向欧洲国家,才形成了新一轮难民潮。

一些欧洲国家也打着“保护的责任”的旗号配合美国的“新干涉主义”行动。它们对阿拉伯世界动荡推波助澜,并借机重塑地区秩序,扩大影响力,维护其传统地位和利益。殊不知,对他国内政的干涉和对他国主权的侵犯,是在滥用“保护的责任”这一概念,与联合国宪章精神和真正的人道主义理念背道而驰。结果与其初衷相悖,所谓的“阿拉伯之春”不仅未能促成欧洲所希望的地区秩序,反而造成了大规模的难民潮,对欧洲政治、安全、外交造成巨大冲击。政治上,欧洲内部陷入道义之争、党派之争和一体化之争的激烈辩论。欧洲国家能否像他们所宣称的那样坚持人道主义和人权价值观,成为对“欧洲精神”的真正考验。安全上,难民潮为中东极端分子混入欧洲打开了方便之门,欧洲面临的反恐形势更趋严峻。难民问题也成为影响欧洲人口结构的敏感因素,甚至可能激化教派、民族矛盾,打破一些国家内部脆弱的政治和安全平衡,加剧社会动荡风险。外交上,今年初巴黎《沙尔利周刊》编辑部遇袭事件以及当前欧洲面临的难民危机,使西亚北非形势同欧洲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欧洲不得不深入反思并调整其对外政策,加大对西亚北非地区的外交投入。

今后较长时期,西亚北非仍将动荡难平,叙利亚、利比亚、也门还会产生更多难民流。世界银行估计该地区可能产生超过1500万名难民。只要西亚北非动荡一天不停息,欧洲难民危机就难以彻底停歇。复杂动荡的中东局势是忽视该地区宗教社会多元性、强力推行“新干涉主义”的必然结果,也是“新干涉主义”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的明证。

责任编辑:董洁校对:蔡畅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