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信用杜绝宠物扰邻(3)

用信用杜绝宠物扰邻(3)

“宠物扰邻”纳入信用体系如何落地

“宠物扰邻”首先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如果签定了相关公约而不遵守,则是一种失信表现,理应被纳入征信体系,在手段的目的性上并不存在问题。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纳入诚信体系就如同一把利器,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个人若是因为“宠物扰邻”而被人投诉,在调查核实之后被纳入失信名单,就会受到一系列的惩罚,甚至处于寸步难行的地步。无论是贷款、入学、求职还是晋升,都可能会因受到严重影响。比如在美国,如果一个人有过不良纳税记录,那么这一记录将永远伴随着他,当他去求职、去买保险、去开公司、去买汽车,几乎无论他做什么,无论他到哪个州,这一污点都无法抹去,他将因此而四处碰壁。

不难看出,完善而成熟的公共征信系统,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可以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也是解决乘车逃票、偷税漏税、宠物扰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事实上,也正是看到征信体系如此重要的作用,很多地方对其进行了有效的扩容,比如有不遵守景区文明而被纳入“黑名单”者,还比如有的地方规定,公众若是乘地铁有逃票行为,将不得报考公务员、教师等职业,还有地方规定若未能按时交纳水电、物业费用,也会被纳入诚信体系,在将征信体系的功能空前放大的同时,让其日益成为社会治理的标配。

不过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并不容乐观。征信体系确实是一个好工具,前提是必须要让其先成熟和完善起来,这恐怕才是当前最难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内个人信用信息管理工作有了很大进展。凭借政府的财力和号召力,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在短时期内迅速建立,并形成覆盖面较广的基础数据库。然而,这种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封闭化、分散化和失序化的状态,既未能实现有效的信息整合和统一,也未能建立一体化的平台。尤其是在政府主导之下,运动员和裁判员集于一体的制度短板,使得国内征信体系建设还处于极低的层次,既缺乏公信力也缺乏震慑力。

与美国式的征信体系相比,国内时下的征信体系还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还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动态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发展相对滞后、信用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等。目前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政出多门,几乎每个权力部门都有自己的“黑名单”,甚至沦为一些机构的生财之道。相比于社会信用和个人信用而言,如何建立有效的政府公信,让独立第三方成为诚信体系的平台建设者,依然是一项宏大而又任重道远的当代使命。以此为背景,“宠物扰邻”纳入信用体系,能否给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