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持实践定力,扎实推进“四个全面”的落实
“高台起于累土,千里始于足下”。任何一项伟大的战略构想都要靠一点一滴、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去实现。要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和工作韧劲,特别是作为起表率作用和居统率地位的“关键少数”的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时时铭记、事事坚持、处处上心,必须以钉钉子和头拱地的精神,确保“四个全面”在各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是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无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困难与险滩、阻力与曲折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没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四个全面”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或者半途而废。歌德曾经说:“世上只有两条路能通往成功的目标并成就伟大的事业,那就是力量和坚韧”。增强定力和韧劲,就是要认准方向、盯准目标、坚定信心,不分心、不走神,心无旁骛,不为繁难所困、不为风险所惧,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决,一个矛盾接着一个矛盾化解,一个战役接着一个战役打好,让“四个全面”迈着不变步伐稳步推进。同时,要善于引领本企业、本单位广大干部群众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看问题,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凝聚起落实“四个全面”的强大合力,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强劲动力。当前,首旅集团正处在经营的转型期、改革的深化期和发展的爬坡期,我们一直倡导的“头拱地”的执着干事的精神,已经成为首旅集团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之一。
二是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干劲。理想照进现实是干出来的。“四个全面”从改革的角度看,都是具有深层和全局意义的调整与创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提出的330多项改革措施,其中任何一项改革举措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四个全面”的落实,如果没有拼命干的劲头和豁出去的精神,如果没有只争朝夕的热情和敢于涉险滩的决心,是绝对不行的。就首旅集团来说,在当前移动互联技术快速发展、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新形势下,首旅集团的改革发展也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拐点”。首旅集团作为处于完全竞争领域、劳动密集型传统国有企业,如果不进行改革升级,不进行机制创新,不调整产品结构,我们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窄,甚至会走进“死胡同”。我们必须要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活路。因此,我们把自身经营发展的主要任务概括为四句话,即“经营突围、机制翻墙、发展增力、管理精细”。一方面我们必须要保持住存量优势,同时还必须要大力拓展增量。虽然挑战严峻,但我们现在也面临着非常好的机遇:一是中央大力营造的改革发展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是9月13日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们指出了正确方向,增强了动力和信心。但如何进行新的市场定位,如何进行商业模式转型,如何进行新的产品结构调整,如何适应“互联网+”,以及如何进一步释放人才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活力等等课题的破解都需要开拓的勇气和改革的担当。二是作为市国资委关于企业董事会改革和企业国有产权流转改革试点单位,首旅集团在这些方面既有一些初步的经验,同时也存在一些困惑,对于董事会的虚化风险、董事的选拔考核和治理成本、作为一级企业能否引进混合所有制等等问题的解答同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担当。因此,首旅集团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一直倡导“两敢两勇”精神,要求广大干部要做到敢于担当、敢于碰硬,勇于创新、勇于开拓,没有这种干劲和精神,就无法保证改革取得预期成果。
三是要有“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实劲。从我们党的历史来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这八个字,使我们党的事业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如今要落实好“四个全面”同样需要发扬这八个字的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个“实”字,既是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也是新形势下党对干部提出的新标准,更是对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总要求。“四个全面”的落实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在坚定不移抓落实的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一丝一毫的马虎、一丝一毫的懈怠和一丝一毫的大意。同样,对于首旅集团来说,我们要实现“四个全面”的对接和落地,实现集团上述一系列改革发展任务目标,更要从实处着力,求真实、抓落实、做扎实,用实力、出实招、见实效,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抓好各项工作。
总之,“四个全面”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作出的重要战略布局,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在方向明、路径清、大局定的前提下,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上下同欲、凝心聚力,久久为功、驰而不息,让“四个全面”这一战略布局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果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我们最大的力量。
(作者系首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副总经理魏红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