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关于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几个问题

政治哲学的复兴与话语重构是世界性议题。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深刻变迁是政治哲学在当代复兴的根本动因。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变化,深刻反映在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社会活动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已往的思想观念、制度模式愈来愈难以把握时代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态以及文化多样性。建构基于历史现实基础的解释和指引人类前行的哲学观念成为时代提出的紧迫任务。重构政治理念、规约政治价值、指引政治实践成为政治哲学复兴的时代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市场决定作用的逐渐发挥,中国已经融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进程。这一空前的历史性社会变迁,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社会阶层结构的深刻变动。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亟须国家层面上的哲学引领。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正经历着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其在哲学层面的创新性发展为国家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引领作用,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则同样需要政治哲学的指导。

长期以来,西方政治哲学话语体系主导着整个政治哲学的表达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是否是政治哲学或者是否有政治哲学一直存在争议。比较有影响的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政治哲学,没有对政治问题的哲学思考,更谈不到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中国化问题。这是不符合事实和逻辑的论断。应该说,没有哪一种政治哲学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关心人类的终极命运,并为社会变革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导引。从广义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批判,是以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追求为核心的真正的“正义论”。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过程,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政治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不是“从头开始”、“从无到有”,而是当代中国政治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基于实际的理论建构过程,因而不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思维活动。

21世纪以来,学界对政治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一是拓展了研究视域,在比较视野中,辩证地看待西方政治哲学思想资源和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丰厚智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内涵;二是促进了学科体系建设。通过学界的努力,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得到了初步确立,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有了相对规范的理解;三是发挥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在建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方面,学界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①

第一,研究了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必要性。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和国内视野,强调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主题。有学者强调,中国已经无可选择地汇入了全球化和市场化的世界历史进程。完成这一社会变革的伟大工程需要观念上的自觉,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建。②有学者强调,当前,政治生活已经成为反思的对象,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承担起对政治生活的哲学思考。③在哲学上对这些问题予以追问,政治哲学责无旁贷。④

第二,探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核。一方面,强调阶级斗争所蕴含的政治价值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便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⑤,阶级分析方法的现实指向是政治解放,政治解放是人类解放的前提。⑥另一方面,强调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有学者提出,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础性问题。应基于唯物史观,逐步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⑦

第三,讨论了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任务。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最为重要的任务是使时代精神主题化,使基本理念概念化。有学者强调,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必须关注现实,对现实的考察是其最重要的任务。⑧因此,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反思对象是现实的政治生活。⑨也有学者提出了更明确的任务:其一,对各种政治现象的哲学研究;其二,对各种基本的政治概念、范畴和理念的哲学研究;其三,对各种政治思潮的哲学研究和批判;其四,对各种具体政治问题的哲学研究。⑩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大体上呈现了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与此同时,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探讨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一定程度上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反思与超越、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存在着某种片面性,缺少辩证思维。本文拟就这些方面展开进一步探讨。本文在基本概念的使用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用“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概念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相区别。前者重点指代经典作家的有关思想,后者指代改革开放以来,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对当代政治实际做出的政治哲学层面的理论思考。此外,在西方自由主义理论视野中,用“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的概念指代其政治哲学层面的内容,在这个意义上等同于“西方政治哲学话语体系”这一概念。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