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现代性如何建构?

当代中国现代性如何建构?

原题:当代中国现代性建设之维

近年来,现代性问题成为国内外哲学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梳理并剖析着现代性问题,提出了种种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与看法。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观点与看法,究竟应该如何准确把握现代性问题及其实质?当今中国又当如何探索并开启现代性之旅?

现代性话语的客观认识

且不说由现代性问题引发的前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等众多话题,单从现代性实质来看,不同学者就形成了迥异的观点。梳理这些观点,我们不难发现,要形成对现代性话语的客观认识,必须理清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不是对抗性的话语,不能简单用后现代性的批判来代替现代性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不可否认,在批判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同时,后现代主义提出了不少有意义的观点与看法,例如,它在批判现代理性与现代主体时提出的“解构”、“解释”、“协同”和“小叙事”等。但这些观点与看法都是建立在现代性其他特点与性质的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虽然后现代主义看到了现代性与现代主义的种种弊端,但它对这些弊端的批判与分析又始终离不开以现代性其他特性作为依据。从根本上看,后现代主义功绩其实只有一个——发现并批判了现代性的“自反性”。可是从自反性上看,后现代主义只是从文化等层面展开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自上而下的批判,马克思则是从资本与私有制等层面开展了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性自下而上的批判,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批判的贡献是后现代主义者无法比拟的。

其次,现代性不等于资本主义。客观地讲,现代性问题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与关注的核心问题,不能把西方学者研究与分析现代性问题的模式,套用到他们的思想中,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他们的著作中没有有关现代性问题的理论与观点。但这些观点既与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相连,又与他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建构相关。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既有同也有异,若看不到其中的“同”,就不能准确掌握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历史功绩的思想;若看不到其中的“异”,就不能准确理解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批判。

再次,不能把理论与实践分割开来抽象谈论现代性问题,当代中国更需要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现代性理论。当前学界有这样一种倾向:当谈到现代性弊端时总是把它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联系在一起加以批判,当谈到现代化建设时(现代性是一种内在规定,现代化只是其不断外化的结果),又总是只着眼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但有一点是我们不能遗忘的:不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怎样一条不同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道路,但它总是不能脱离现代性问题的。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董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